愛、罪疚與修複

新版引言

字體:16+-

1914年,32歲的梅蘭妮·克萊因在布達佩斯首度邂逅了精神分析。她讀了弗洛伊德討論夢的小冊子《論夢》,這成了她畢生誌趣——精神分析——的起點。就在同一時期,費倫齊也展開了對克萊因的分析,她之所以踏出這一步,似乎部分是為了治療方麵的理由,但也可以說精神分析打從一開始就攫獲了她的想象。它不僅滿足了她巨大的知識好奇心,也滿足了她一直以來對於人的興趣:她希望為了人工作、與人一起工作(原本她計劃要攻讀醫學)。1919年,她於匈牙利精神分析學會宣讀她的第一篇論文。如此充滿創造性的表現開端,不僅持續到1960年她去世為止,她的作品也造成精神分析理論與實務上的重大變革。

她的論文被收集在《克萊因全集》(The Writing of Melanie Klein)第一卷和第四卷。她另外還寫了《兒童精神分析》(The Psycho-Analysis of Children)與《兒童分析的故事》(Narrative of a Child Analysis)兩本書,也就是其著作集的第二、三卷。

在《愛、罪疚與修複》中,包含了她從1921年到1945年的論文,呈現她從一開始在作品和思想方麵的發展,如何導向她形成主要理論概念的論述,也就是所謂的憂鬱心理位置(1935—1940)。

梅蘭妮·克萊因的精神分析工作始於兒童。她是兒童分析的開路先鋒,發展出分析兒童的方法,甚至可運用於非常年幼的小孩,卻不曾偏離精神分析技法的基本原則。由於兒童的自然表達形式是遊戲,她提供他們一些小玩具,把兒童的遊戲看成是他們內在生活的象征表達,可以和成人的自由聯想相比擬。她詮釋兒童的遊戲和行為,以及他們的口語溝通。相較於當時其他的工作者,她一開始就采取了嚴謹的精神分析態度,避免精神分析的過程有任何涉及教育及其他方麵的幹擾。而且,她的出發點就是想要詮釋兒童所呈現的一切,不論他們的感受是正向還是負向的。在當時,一般人認為兒童不可能像成人一樣對精神分析師發展出移情,因為兒童還依附著他們的原初客體,也就是他們的父母。克萊因卻發現兒童確實會形成移情,有正向也有負向的移情。她也發現,如果精神分析的場景與態度維持得很好,兒童的移情與成人的移情並沒有兩樣。她堅決主張並證實移情的基礎在於兒童將內在世界及其內在意象(imagos)投射到分析師身上,而不是將他們對於雙親的感受直接轉移給分析師。克萊因論點的特色,讓我們充分相信它具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方法的效度,也讓我們相信,每一個兒童就像成人一樣,不論有多少的阻抗和防衛,都擁有對於真理的渴望和了解。而兒童對她簡單、直接的方法也確實反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