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發燒不用慌 寶媽用藥有妙方

第八章 中醫如何讓中成藥既治標也治本

字體:16+-

感冒雖小,感覺事大;

頭痛腦熱,咳嗽發燒;

中藥成藥,辨證施治。

中醫認為,無論小兒因何發熱,究其根本無非有外因和內因兩種原因,外因與天氣變化有關,內因與患兒體質有關。小兒發熱以外感發熱為主,內傷虛實之熱其次,常常兼而有之,如食積加上外感引起的發熱。所以,中醫在治療發熱時,首先要區分是外感發熱(外因,相當於西醫的感染性發熱)還是內傷發熱(內因,相當於西醫的非感染性發熱)。

一方麵,天氣變化代表外因,如四季更替,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冰冽,四時之氣皆可傷人。冬時嚴寒,若不避寒就溫,保暖不夠,必感其寒。“不避寒就溫”有違自然規律,“保暖不夠”就是與自然規律不協調,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冒犯“天規”,醫聖張仲景稱之為“觸冒之者”,必感其寒。感寒之病“則名傷寒”,俗稱感冒。冬季驟涼,患風寒感冒的孩子就多;秋季幹燥,則多見風燥感冒;夏季暑濕為患,孩子容易患暑濕感冒。

另一方麵,小兒體質代表內因,患哪一種感冒,感冒後怎麽變化,與每個人的體質密切相關,風熱感冒與風寒感冒可能因體質不同、周圍環境改變而互相轉化。比如素體陽虛的孩子,在空調環境下則容易得風寒感冒;氣虛體質的孩子在夏季易感受暑濕,出現氣虛兼暑濕感冒。而陽氣強盛的孩子受寒之後,可能由風寒感冒轉為風熱感冒。

所以,感冒雖小,病情可能很複雜,不可擅自用藥,特別是中成藥,因為治療感冒發燒的中成藥(簡稱感冒成藥),比西藥退燒藥和抗感冒藥多太多!一眼望去,密密麻麻。

藥名中含“感冒”字樣的中成藥就有20多種,含“小兒”或“兒童”字樣的感冒成藥還有20多種,單含“感”字的感冒成藥也有十多種。這些藥放在一起,不僅讓沒有醫藥學知識的家長們頭大,就是中醫醫院的很多醫生和藥師也蒙圈。誰能馬上說清楚“感冒清顆粒”與“感冒清熱顆粒”與“感冒退熱顆粒”,以及“小兒感冒顆粒”“小兒感冒寧顆粒”“小兒感冒舒顆粒”之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