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中文大師寫作課:跟著中文大師學寫好詞好句好段

春的聲音

字體:16+-

沉櫻

探索思考

春來時,你可曾靜靜聆聽過鳥鳴?“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鳥鳴聲無疑是春天裏必不可少的聲音,而在遠離擁擠和喧囂的鄉下,各種各樣的鳥鳴聲更是增添了春的樂趣。

閱讀批注

如果說花是春的顏色,那麽鳥應該是春的聲音了。1但是幼年生長在枯燥的北方,住的又是城市,就是春天,也過得異常寂寞。所謂春天來了的時候,除了滿城風沙,氣候幹燥之外再沒有別的感覺,花草不是隨地可見的,鳥聲更是完全隔絕。當時在幼稚的心目中,總以為所謂鳥,不過是那“喳喳”的喜鵲,“啞啞”的烏鴉,和終日在院中成群覓食的麻雀罷了。

1 總起句

本句作為全文的總起句,直接引入鳥鳴,起到了總領全文的作用。

不知那一次戰爭,那時我好像八九歲,為了避亂,全家搬到了鄉下,恰好是三四月的光景,我這才第一次認識了並且享受了春天。

初次離開了到處擁擠著房屋和街道的城市,到了一望無際的曠野,那愉快是難以形容的。整天奔走在綠油油的田野裏,編柳枝采野花之外,還有一樁樂事,便是聽“播穀”叫。這鳥的鳴聲,無論什麽時候聽去,總是遠遠的,仿佛要同人保持一種距離,故意躲在什麽地方;卻又一聲聲地清楚地叫著,像是對人說話那麽富於親切活潑的意味。2聽了它的鳴聲而不動心的人,恐怕是沒有的。難怪農人聽了,覺得它是在提醒著:“播穀!播穀!”而受折磨的兒媳婦聽了,說它大聲疾呼著:“惡姑!惡姑!”,對於小孩子,雖然聽不出什麽意義,卻也覺得趣味無窮;不知是誰把它似通非通地諧作“光棍托鋤”,並把這作為它的名字,每逢這鳥一叫,我們便仰望著那聲音來的遠方,模仿它的調子做一種合唱。我們對唱的開場是聽它自報姓名似的先叫一聲:“光棍托鋤!”我們便緊跟問:“你在哪裏?”剛問完,它又叫第二聲,像是回答:“我在後山。”又問:“你吃什麽?” “我吃石頭。” “你喝什麽?”“我喝香油。”3大概小孩子簡單的頭腦再也想不出別的可問了,便就此為止,隻反複地問了一遍又一遍,它也總不厭其煩地照樣回答了又回答。這種虛擬的問答,聽去總是那麽真實,在幼稚的心靈中,便引起了無窮的幻想,覺得當真有個鳥是住在山後吃著石頭,喝著香油,無事便出來和我們遙相問答似的。它因此成了雖未謀麵卻通聲氣的遙遠而又親近的朋友。一聽見它叫,便感到無上歡喜,從沒有一次不理睬的。就是後來長大成人,在別的地方又聽到這鳥聲的時候,還是有說不出的親切感,並且覺得它仍是清清楚楚地在自報姓名地叫著:“光棍托鋤。”喚回了童年時光,常常不知不覺地在心中問著:“你在哪裏?”它的叫聲也立刻使我得了往昔的一樣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