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說說

10 男人的怒吼好驚悍:劉備胖揍督郵的是與非

字體:16+-

我們看現在的大漢朝,就像一條破爛的巨輪,雖然曾經威武輝煌,但早已鏽跡斑駁,四處透水了。窟窿一個接一個,先是黃巾起義,接著是交趾、涼州,那後麵是哪兒?放心,能鬧騰的地方都會鬧,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果然,又是“砰”的一聲巨響!哪兒?幽州。主角是烏桓。

烏桓,本是東北地區遊牧民族的一支,漢武帝打跑了北匈奴後,烏桓人臣服於大漢,在靠近邊塞的地區居住(現在的張家口、承德、赤峰一帶)。大漢朝也設立了官員專管烏桓,就像涼州有護羌校尉一樣,幽州也有護烏桓校尉。

烏桓的北麵是鮮卑,西麵是南匈奴。南匈奴是歸附了大漢的,北匈奴早被大漢軍隊趕到歐洲去了。烏桓和南匈奴雖然都歸附了大漢,但風格都一樣,全是——天下太平就裝蒜,天下一亂就翻天。

這回烏桓造反的事由是:張溫當初帶兵討伐涼州,從烏桓征了三千突騎,打算帶著烏桓人去打西羌。本來挺常見,大漢朝經常幹這種“以胡製羌”或“以羌製胡”的事,這些邊境民族們,也習慣了當壯丁。但這次大漢朝眼看要日落西山,國力也跟不上,該給人家烏桓人的糧餉,拖了好多天沒給。烏桓人懷疑糧餉沒戲了,結果一個個全都掉頭,一路奔回自己家去了。

本來,這隻是一次逃軍事件,還到不了反叛的高度。誰知這時候,一個漢人摻和進來了,這人名叫張純,是中山國相,即中山郡的太守。張純在張溫麵前自告奮勇,想領回這支烏桓兵,很可能張純跟烏桓人有交情。結果,張溫不答理,他看好公孫瓚。這時,公孫瓚隻是涿縣縣令,跟張純這個國相不在一個級別。張溫寧要公孫瓚一個縣官,也不要張純這個郡守。結果,張純怒了。眼看烏桓人都跑回家,不替朝廷賣命了,張純起了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