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史記

明治維新前的識字率神話

字體:16+-

中文知識界長期流傳一個神話:明治維新前夕,日本民眾的識字率已高達40%以上。

這種說法,不止見於通俗曆史讀物,也見於學術著作。某部嚴肅的學術著作中,便如此說道:“江戶末期男子的識字率是40%—50%、女子是15%。武士及農村的村長之類的幹部幾乎100%識字,城市商人識字率也達到80%以上”。作者還給這段話標注了兩個注釋,顯示這種說法在學術界流傳已久。

還有一些學術論文,則將明治維新前夕日本民眾的識字率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且認為比同期的歐洲(法國)還要高:“江戶幕府末期,日本民眾的識字率高達60%—70%,而彼時的歐洲隻有20%—60%,法國則不到10%”。

這個神話,常被用來比較中國的清末新政與日本的明治維新。

許多人依據這些數據,得出結論:明治維新前夕,日本民眾的識字率遠高於中國。再將這個結論,與清末新政的失敗、明治維新的成功相結合,推導出一種認知:晚清中國的“國民性”不足,國民程度太差,是新政無法成功的重要因素;而清末新政的不成功,導致了中日兩國的國運,在近代大不相同。

國運,與國民的受教育程度之間,當然是有關係的。但“明治維新前夕,日本民眾的識字率遠高於中國”之說,卻並非史實,而是一個統計上的陷阱。

中文知識界之所以會流傳這個神話,一個重要原因,是部分日本學者也說過相似的話。比如,北岡伸一在《日本政治史:外交與權力》中這樣寫道:

在江戶初期,識字對武士來說,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過,在江戶後半期,不識字的武士就是例外了。據說識字者的比例,即識字率(literacy)在幕府末期的成年男子中為40%—60%;成年女子為10%—20%。這在傳統社會是驚人的高水準,即使在現在,在此水準以下的國家也為數不少。由教育的普及帶來的各種效果,其一就是文書行政成為可能。一旦識字率超過10%,通過文書複雜有效地傳遞內容,就成為可能。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