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黃昏

第十四章 皇室管家——內務府

字體:16+-

關於紫禁城,通過我1919年第一次踏進它的大門後的一些片段,介紹得差不多了。本章將討論皇室和民國達成的革命妥協所帶來的惡果。大家記得,這一妥協不僅剝奪了皇帝所有的政治權力,留給他一個空頭銜,更讓他背負了一個極其耗資卻無甚內涵的特權,即維持一個多餘卻無用的宮廷。帝製被推翻了,但其背後的推手之一——奢侈腐敗的製度,仍完好無損。

跟大多數外國人和許多中國人看法一樣,我以前認為清王朝的崩潰是因為皇室的無能、無知和貪婪;是因為皇太後的失策和罪過,或她愚蠢地信任的那些人的錯誤和罪行;是因為東西方“蠻夷”的驚人打擊;是因為東方宮廷中普遍存在的惡習和奢侈對其造成的腐蝕;是因為西方民主理想的湧入,及其對“年輕中國”毫無防備的頭腦的毀滅性影響;是因為中國人對“異族”王朝的仇恨,他們越來越相信統治了近三百年的“異族”終於“氣數已盡”。

在我有機會從內部觀察革命後的帝國製度之後,我得出的結論是,雖然這些原因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推動作用,導致帝製的滅亡,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內務府的束縛越來越緊。我曾把內務府比作吸血鬼,吸幹了大清王朝的血液。

西方作家在講述大清帝國時期的中國宮廷生活時很少談及內務府,可能是因為他們不大了解內幕,也就不那麽關注這個問題了。當然,太監製度的邪惡臭名昭著,經常受到外國人和中國人的譴責。但人們並沒有充分認識到,太監製度隻是規模更大的內務府製度的一部分,並非權力最大、危害最深的那部分。實際上,與其說太監是皇帝的仆人,還不如說他們是內務府的奴才。他們因宮廷腐敗而備受指責,不過是替罪羊罷了。廢除太監製度的確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從我在朝廷任職的第一天起,就希望這個目標早日實現。但僅是遣散太監,而不廢除或徹底改革內務府製度,將不足以清除宮廷遺毒,這些毒物威脅著清朝的生命,危及皇帝及其家人的福祉。這件事起初我不明白,也是後來才想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