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崩潰

第9章 危機下的生存之道

字體:16+-

脆弱的保障體係

如果經濟崩潰使人人陷入泥潭,那麽政府的救助體係就是那最後一根稻草。有了這根救命稻草,民眾還有生活的最基本保障;如果缺失基本的社會保障,任何經濟的繁榮隻是虛幻的泡沫。假設整個社會就像培根所說是一條船,那麽社會保障製度就是船底。

在1929年經濟大崩潰爆發之前,美國並沒有像歐洲一樣采用強製養老保險製度,薄弱的船底經不住任何大風大浪。

危機前,民眾從民企那裏獲得養老金保障的人不足5%。說一個現象您可能不信,當時連州政府和市政府的“公務員”都沒聽說過養老金。無論在什麽社會性質的國家,公務員都是一份收入不算高但足以保障體麵生活的工作,如果連這部分人的保障都沒有,最底層的民眾在遭遇危機時,隻能靠一個字了——扛。

有優良傳統的國家在遭遇危機時還可以眾誌成城克服困難,增加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可像美國這樣一個沒有文化、沒有新信仰、唯利是圖的移民國家,脆弱的救助體係會加劇社會危機,引發更多的犯罪事件甚至發生暴亂。

更可怕的是,大崩潰之前,美國社會馬太效應嚴重——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有人富可敵國,有人連房貸都還不起。懸殊的貧富差距和社會保障體係的缺失,也是大崩潰給美國造成如此巨大衝擊的原因之一。

美國在1930年時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已經達到了5.5%。雖然這個比例還夠不上老年社會的標準,但龐大的老年人口規模已經足夠給蕭條中的政府致命一擊。

一哭二鬧三上吊不是誰的獨門絕技,蕭條中的美國老年人哭鬧、煽動,甚至利用選票為自己爭取權利。還別說,這幾招確實管用。到了1936年,城鄉最大的一筆支出就是對老年人的救濟,占到了總支出的85%。盡管如此,僧多肉少,每位老人得到的救濟仍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