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路無盡(修訂版)

黃茶篇

字體:16+-

黃茶堆悶滋味醇

關於黃茶的記載,史料並不多見。在不同的曆史時期,賦予黃茶的概念和內涵,懸殊很大。如唐代的壽州黃茶、蘄門團黃、四川的蒙頂黃芽,皆因茶樹的芽葉自然泛黃故名,古人習慣稱之為黃芽茶或黃葉茶。但是,那時的“黃茶”,是根據茶樹發芽呈現的原有色彩,樸素地去命名的,其實仍屬於蒸青綠茶。

唐代,楊曄《膳夫經手錄》記載:“有壽州霍山小團,此可能仿造小片龍芽作為貢品,其數甚微,古稱霍山黃芽乃取一旗一槍,古人描述其狀如甲片,葉軟如蟬翼,是未經壓製之散茶也。”元曲《折桂令》唱道:“你本是秋水無塵,我本是美玉無瑕。十字為媒,又不圖紅定黃茶。”這裏的“黃茶”,是指早春顏色嫩黃的茶,仍然屬於綠茶。

到了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準確描述了綠茶變黃的原因。他說:“顧彼山中不善製法,就於食鐺火薪焙炒,未及出釜,業已枯焦,詎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笥,乘熱便貯,雖有綠枝紫筍,輒就萎黃,僅供下食,奚堪品鬥。”其實陸羽在《茶經》中,也提到了影響茶葉發黃的因素,其中寫道:“宿製者則黑,日成者則黃”,那麽,陸羽為什麽說當天製成的餅茶色黃呢?其根本原因,在於下文的“蒸罷熱搗”,即“茶之至嫩者”,經過蒸青後,沒有及時地迅速降溫,造成無意識的茶葉“悶黃”現象。也就是到了明代才認識到的“不扇則黃”。

在崇尚綠茶的時代,因不善製茶或低溫殺青,或殺青時間過長,或殺青後幹燥不及時等因素,茶坯在濕熱作用下,發生了非酶性的自動氧化,形成了黃葉黃湯,在陰錯陽差中,無意間誕生了黃茶。但是,真正意義上的黃茶工藝形成,不會早於明代。可見,任何茶類的誕生,都是一場美麗的誤會,而這種錯誤,恰恰造就了茶葉世界的五彩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