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影中的日本

《武士道》

字體:16+-

[日] 新渡戶稻造 著立剛 譯

第一章 作為道德體係的武士道

武士道就像它所象征的櫻花一樣,同樣是日本土地上固有的花朵。它不是保存在我國曆史標本集裏的古代美德的幹枯標本,現在它仍舊是我們中間鮮活的力與美的對象。雖然它沒有可供觸摸的任何形狀或狀態,然而它卻讓道德的氣氛散發香味,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如今依然在它的強力支配之下。催生它並培養它的社會形態早就消失了,但是正像那些存於過去消失於現在的星星一樣,它們的光仍舊照在我們頭上。武士道作為封建製度的產物,在它的母體製度消亡之後卻活了下來,並且還在照著我們的道德之路。在歐洲,當與它類似的騎士製度消亡而無人理睬的時候,有一位伯克在它的棺木旁發表了令人為之動容的頌辭,我現在能以這位伯克的母語(英語)來表達對這一問題的思考,感到由衷的快樂。

由於對有關遠東的知識的欠缺已達到可悲的程度,導致像喬治·米勒博士這樣博學的學者,竟武斷地斷言,騎士製度或與它類似的製度,無論在古代的哪個國家或現代的東方都不曾存在過。但是,對這種無知可以表示諒解。因為這位善良的博士在第三次出版他的這部著作的時候,佩裏將軍正在敲打我國閉鎖的國門。經過十多年之後,當我國的封建製度眼看要壽終正寢的時候,正在寫作《資本論》的卡爾·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說,讀者應該注意研究封建社會和政治製度獨特的方便之處,這在當時隻有日本一個鮮活的例子。同樣,我也願意為西方的曆史和倫理研究者指點一二——去研究現代日本的武士道。

對歐洲和日本的封建製度和騎士製度的曆史進行比較探討,是件很吸引人的事,但本書的目的不是對其進行詳細闡述。我最試圖闡明的是:第一,我國武士道的起源及淵源;第二,它的特性及信條;第三,它對人們的影響;第四,它的影響的持續性和永久性。在這幾點中,對第一點的闡述要簡單和粗略一些,不然我就將把讀者引入我國曆史的迂回曲折的小巷裏去了。對第二點的探討要詳細得多,因為它會讓國際倫理學和比較行為學的研究者們對於我國國民的思想和行為方式產生興趣。剩下的幾點將作為結論來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