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史

第十二章 造像與石經

字體:16+-

北魏自太武帝毀佛之後,文成帝即位興複佛法之時,佛教大盛;西域所畫佛像,接踵而至;而魏之先代,本有鑿石為廟之遺風;雕刻技術,夙所擅長;因此每一帝即位;即於都城近處山岡,為帝或後,建造石窟,就山岩鐫佛像;曆久蔚為大觀,為佛教上至有價值之美術;最著名者大同雲岡之石窟佛像、及洛陽伊闕之石窟佛像是也。雲岡在魏之舊都平城西三十裏;伊闕在魏之新都洛陽南三十裏;雲岡濱臨武州川水;伊闕濱臨伊水;地理形勢亦相類;故魏時稱雲岡為北石窟;伊闕為南石窟。

《續高僧傳》釋曇曜傳雲:“曇曜少出家,以元魏和平年,任北台昭元統,住恒安石窟通樂寺,即魏帝之所造也。去恒安西北三十裏武州山穀北麵石崖,就而鐫之,建立佛寺,名曰靈岩;龕之大者,舉高二十餘丈,可受三千許人;麵別鐫像,窮諸巧麗;龕別異狀,駭動人神;櫛比相連,三十餘裏。”

《魏書·釋老誌》亦言:“沙門曇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時。”

觀此兩文所載:可知魏之開鑿石窟,實始於曇曜。先是:太武帝信司徒崔浩之說;崇重道士寇謙之;排斥佛教,焚毀寺塔;太武後感致癘疾,方始覺悟,誅夷崔氏。及崩。文成帝嗣位;重興佛法。曇曜遂白於帝,開鑿石窟;曜之赴京,在文成帝興複佛法之明年,即興安二年也。

大同雲岡石窟之造像;昔時因僻在塞北,知者頗鮮,即碑碣亦無一存者;不如伊闕造像,屢見於金石家之紀載;蓋一則因元魏崛興,文化未盛;至孝文遷洛,始禁胡語,肇啟華風;二則因雲岡石質較粗,易於剝蝕;其開鑿又先於伊闕五十年;佛像巨大,雖經風霜,未全損壞;文字則磨滅無遺也。方今京綏鐵路,可以直達大同;雲岡石窟之名,世人多知之;考古者亦注意及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