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條件養育(修訂版)

所見、所聞

字體:16+-

有哪位家長,當聽到自己對孩子說出的話,竟與自己父母曾對自己說過的話——包括說話的語氣——一模一樣時,而沒被嚇一跳呢?我將這種現象稱為“我的媽媽怎麽鑽進了我的喉嚨”,這就是我們沿用傳統方式對待孩子的最明顯解釋:我們從養育自己的人身上學會了如何養育孩子,我們也許習得了某些具體規則(不許在屋裏跑、沒吃完晚飯不許吃甜食)甚至是具體的表達方式(“我到底要告訴你多少遍……”“好吧,但你……時別來跟我哭”)。更重要的是,我們或許還接受了一個有關家長角色的總體概念:孩子在場時,媽媽或爸爸應該如何表現。

我們越沒有意識到這個學習的過程,就越容易重複這種養育模式的老路,從不質疑它是否有道理。我們需要付出努力,進行尖銳的思辨,甚至需要勇氣,才能後退一步,反思並判斷出,對於我們的新家庭,哪些價值觀和養育行為是可取的,而哪些是沒道理甚至是有害的。否則,我們隻會按照一個我們並未參與撰寫的劇本來念台詞;就像羅伯特·弗羅斯特(Robert Frost) (弗羅斯特1874-1963,美國詩人。——譯者)詩中那個造牆的鄰居一樣,“在黑暗中摸索”,因為“他不肯探究父親留給他的格言”(原詩:Mending Wall ——譯者) 。總之,麵對“你為何這樣對待孩子”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有能力提供一個理由,而不是聳聳肩、嘟囔一聲:“咳,我就是這麽被養大的。”

對於許多家長來說,選擇不同的養育模式難上加難,原因在於他們的父母(嶽父母、公婆)仍在影響著他們,後者就應該如何對待孩子向他們提供直言不諱的評判和意見。還有朋友,甚至是陌生人,通常也會自告奮勇地送上自己的建議,加上報紙專欄作家、脫口秀節目主持人以及訓育書籍作者。兒科醫生對心理學的偏見和猜測也備受重視,就因為他們擁有醫學資質。最近,我收到了一位兒科醫生(也是一位母親)寄來的電子郵件,她在信中告訴我,在閱讀了獎勵和懲罰的破壞性影響之後,她發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