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條件養育(修訂版)

02

字體:16+-

在列舉了幾個這樣“無濟於事的問題”之後,育兒作家芭芭拉·克勞羅塞指出,在提問之前,你可以“問自己為何要這樣問”,揭露自己的動機可以指引我們認清某個問題是否有價值去問。提示:當我們不完全確定孩子會怎樣回答,並做好準備接納不同的反應時,所提的問題最有可能帶來好處。

有時,我們最好能避免說話或詢問。在許多情況下,我們陷入困境,是因為我們感覺自己有義務要說點什麽,即使最好的建議就是保持沉默。有時,孩子非常悲傷,兒童心理學家阿裏霞·裏伯曼(Alicia Lieberman)建議“隻是一言不發地留在身邊,就是對孩子感受的尊重。擁抱和愛撫(如果孩子接受)所表達的感覺,要比語言更好。事實上,此時無聲勝有聲。語言會在晚些時候發揮作用”。

顯然,並沒有標配指南告訴我們何時說話以及何時隱忍。我們處理孩子的不快、憤怒及不當行為時,有時說得太多,偶爾又說得太少,而大多數時候在說廢話。不過總的來說,“少說、多問”的原則比較有用;應用得當,它幫助我們對孩子反應更積極、支持更到位。

9.記住孩子的年齡

任何一條建議,無論是本書或是其他書籍,當應用於不同年齡的兒童時,都須有所不同;我們對孩子采用的策略應該隨著他們的成長而有所改變。例如,你從一個嬰兒手裏拿走她不該玩兒的東西,她因此而大哭,那麽可以用新遊戲或新玩具轉移她的注意力。但這種轉移對於年齡稍大的兒童來說不起作用,甚至是一種侮辱,這就好比你抱怨某件令你煩心的事,而你的配偶卻轉移了話題。

我曾經說過,控製型家長傾向於寄予孩子不切實際的高度期望,部分原因是他們不理解這些期望到底有多麽不切實際[3]。例如,他們或許會懲罰一個學步兒,因為他沒有兌現諾言,或者苛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在長時間的家庭晚餐上安靜地坐著。實際上,低齡兒童無法理解作出承諾所蘊含的責任感,如果強迫他們承擔這種責任,借用幼兒教育專家偏愛的名詞,那就是“發育不當”。同樣,期待孩子長時間保持不動也是不現實的,對於他們來說,坐立不安、大聲喧嘩、忘記關掉電動玩具開關、環境一發生在我們看來很微小的改變就緊張,這些都很正常。我們必須讓自己的期望值匹配他們力所能及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