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文不見理,有氣無力,理字立骨,精神楚楚。”一篇文章如果不把理挑出來的話,它就像一塊平板玻璃一樣,平淡無味。隻有把理的骨架立起來,文章才顯得精神。
今天開始講文章五訣的第四個字,“理”字訣。
“理”就是講道理。我們之前討論過文章的分類,有描寫文、敘述文、抒情文、議論文,一共四種。議論文就是常說的論文,最多的是論政治、論時事,就是報上常見的社論、評論。每個報社都專門設有評論部。
當然議論文也不止是談政治,其他的如學習、理想、情操、學術、待人接物等都可以談。於是又專門生出一類文章叫雜文,也屬於議論文。這說明生活中處處都有理,它就像一塊布的紋理,或者是人身上的骨骼,雖然外表不明顯,但是暗中起的作用必不可少。
萬物都有理。有一句話大家記住:“文不見理,有氣無力,理字立骨,精神楚楚。”一篇文章如果不把理挑出來的話,它就像一個虛胖子,有氣無力。隻有把理的骨架立起來,文章才顯得精神。
文章中理字的運用有兩種情況,一種就是純用理來寫文章,用邏輯推理寫出一篇論文,就像建一座框架結構很明顯的雄偉的大廈。
第二種是在敘事、抒情的過程當中,在關鍵處講出一個道理。就好像一座裝修好的華麗的大廈,你看不到它的結構,但是在一個不太引人注意的地方,有意露出一扇小窗,讓你能夠看到裏麵的鋼筋、柱子的構造,從而了解到這個大廈不僅豪華,而且還很結實,不是擺花架子。
下麵我們來分別講解。先說第一種,直接說理。
直接說理,就是把道理直接說出來。比如我們之前舉過例子的《紅毛線,藍毛線》,這是一篇西柏坡的遊記。我參觀時看到許多感人的事例。比如開會,會場上沒有麥克風、會議桌、茶水之類的,各人從自己家裏帶一個小凳子過來。劉少奇開土改工作會議,就在露天擺了幾塊石頭,大家坐在石頭上開會。這都體現了當年共產黨謙虛謹慎的精神風貌。但是你光寫這些瑣碎的小事還不行,要用一個理把它串起來,文章的開頭是這麽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