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給中學生的作文課(全3冊)

南潭泉記

字體:16+-

霍州之下馬窪村,因唐李世民過此下馬而得名。兒時記憶中是一個極美麗的山村。兩山一溝,東西走向。窯洞順北坡而下,高低錯落,掩映於黃土綠樹之間。雞犬相聞,炊煙嫋嫋,有如仙境。南山為翠柏所覆,村民推窗見綠,天生畫屏。溝裏有三條小河穿村而過。我家院子臨近溝底,前後各有一河,朝洗青菜門前溪,夜聞窯後水淙淙。南山之頂不知何年修了文昌閣、文筆塔各一座,倒映於山下池中,取“巨筆硯影”之意。而溝底的楊、柳、椿、槐,為追探陽光,與兩山比高,千樹如帆,一溝綠風,為遠近聞名之奇景。

村中多泉,大小十餘處,最美數南潭泉。泉貼南山之根,有一老杏樹護於泉上,青枝綠葉,如華蓋之張。環泉一片杏林,杏林之上是連綿的古柏,堆綠疊翠,直上藍天。泉不大,僅一席之地,甘冽沁脾,無論雨旱,湧流如常。水極清,沙粒顆顆、魚蝦往來,清晰可見。杏葉篩落一池陽光,水波陸離萬變,宛若龍宮之穴。水極靜,如魚吐泡,從沙中輕輕泛出,細流漫淌,匯於數十步外的一個池塘中,蓄以灌田。池上一大沙果樹,偶有鳥啄果落,叮咚有聲。杏熟時,孩童攀援於樹,如猿之影。

南潭泉在村人心中是神泉、藥泉,可去災、可保命。天有大旱,於此求雨,屢屢有應。人有病,來提水一罐,滌腸洗心。家父三十一歲時得大病,一年不起,高燒不退,漸至垂危。有老者說,人臨走也須還一個清涼。遂到南潭取水一罐,緩緩灌下,未想竟起死回生。遇有山洪暴發,數日內河水不清,而密林中的南潭泉則神清氣定,清澈如鏡,為全村最後之備用水源。每到夏日,割麥打場,酷日當頭。人嗓子裏冒煙,牲畜順毛流汗。大人搶夏,孩子們的任務就是到南潭提水。人喝畜飲,暑氣頓消。取水多用孩子,合童貞之純;必用瓷罐,表質樸之心。不怕頭上三尺火,一片冰心在罐中。南潭泉永是村人心中一道清涼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