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家庭給人的溫暖和關愛,以及由此產生的特殊的教育作用還不止於孩童階段,它將一直伴隨人的終生。表現為夫妻間、兄弟姐妹間、子女與老人間的坦誠指錯、批評、交流、開導、幫助等,這都是任何社會集體裏所辦不到的。我們細想一下,一個人成家之後在親人麵前又不知改了多少缺點,得到多少鼓勵,學到了多少東西。因為家庭成員的合作克服了多少生活及事業上的難題。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繼續教育機構,但常忽略了這個終生家庭教育機構,一個獨身的人或寄人籬下的人將失去多少繼續接受教育的機會。這麽想來,人真的不能沒有個家。
馬克思說,人是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當一個人少了最基本的社會關係——家庭關係,少了家庭教育、家庭溫暖,他至少不是一個完整的社會人,不是一個很幸福的人。佛教哲學講結緣。在人生的眾多緣分中,情緣是最基本的,因情緣而進一步結成家庭就有了血緣,進而使民族、社會得到延續。一個人沒有愛過人或被人愛,就少了一大緣,是一悲哀。有愛而無家,又少了第二大緣,又是一悲哀。一個社會如果沒有家庭這個細胞它將無緣發展。雖然,曾有誌士仁人說過“匈奴不滅,何以家為”的壯語,但那是特殊情況,甘願犧牲小家為了天下人都能有一個安定的家。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犧牲前在其著名的《與妻書》中說“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趙一曼烈士對兒子說“你長大成人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祖國而犧牲的”。亂世舍小家是為救國家;盛世則要思和小家而利國家。曆史上也確實有過放大無家思想的實驗,但都以失敗告終。如太平天國,分成男營、女營,夫妻不得團聚;人民公社搞大食堂,取消小家庭的溫馨;“文革”前的幹部分配製度造成千萬個家庭的兩地分居。近讀一則資料,1930年國民黨立法院甚至討論過要不要家庭的問題。可見任何政黨都有過“左”的行為,當然都成了曆史的泡沫。最新的一份社會調查顯示,人們對幸福指數的認同要素,第一是經濟,第二是健康,第三是家庭,然後才是職業、社會、環境等。現在出現的老人空巢家庭、農村留守兒童,都是變革中我們不願看到的“家”字牌悲劇。但有三分奈何,誰願做無家之人?恩格斯說家庭就像一個蘋果,切掉一半就不再是蘋果。獨身、單親、離異、留守、空巢、無子女都不能算是一個完善的家庭。當年林則徐說,煙若不禁,政府將無可充之銀,可征之丁。現在如果都由這樣的家庭組成社會,國家將無可育之才、可用之才。社會要增加多少本該可以在家庭圈子裏消化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