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中的二十四節氣:春

第四部分 花開時節

字體:16+-

桐花

[元] 方回

悵惜年光怨子規,王孫見事一何遲。

等閑春過三分二,憑仗桐花報與知。

桐花

桐花盛開時,春天已過去大半,此時又趕上清明時節,人們思念逝去的親人,送別春天的離去,桐花也變得多愁善感起來。“客裏不知春去盡,滿山風雨落桐花。”桐花一般指的是毛泡桐的花,花期在4月到5月,花冠似鍾,白花中略帶紫色。

古代文人喜愛桐花的不在少數,但論起癡迷程度,還要數北宋學者陳翥。為了更好地研究桐樹,陳翥在六十歲高齡時,在自家的山地中種植桐樹上百棵,每天觀察它們的生長狀態,再結合野外調查和文獻記載,最終寫成《桐譜》一書,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比較詳細地論述泡桐的專著。

麥花

小麥的花實在是太低調了,許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見過它,即使見過,也很可能認不出那就是麥花。麥花是白色的,很小,呈穗狀花序,每個節點上的小穗都長有三到九朵小花,花期在5月到6月。人們往往隻熱衷於讚美金色的麥浪,而忽視麥花。這也難怪,誰讓每朵麥花的開花時間如此短暫,一朵花隻開放十五到三十分鍾,生怕搶了麥浪的風頭似的,匆匆凋落退場。即便如此,還是有人注意到它。南宋詩人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雲:“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杜甫在《為農》中說:“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麥花雖不是觀賞性花卉,卻是農民的“報時花”,提醒他們留意收割的時間。

柳花

麥花和柳花像是一對“難兄難弟”,一個被人忽視,一個被人誤解。古詩中描繪“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實際上,滿城飛舞的並不是柳樹的花,而是柳絮。柳絮是柳樹的種子,柳花是柳枝上鵝黃色的柔荑花序,花期在月到4月,紅黃色的花藥,生得小小的,在柳葉之間直立或斜立著,要離得很近才能看到。相比詩人浪漫但缺少科學依據的想象,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的記載更為準確:“楊柳,縱橫倒順插之皆生。春初生柔荑,即開黃蕊花。至春晚葉長成後,花中結細黑子,蕊落而絮出,如白絨,因風而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