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中的二十四節氣(全集4冊)

第五部分 熱氣騰騰一碗粥

字體:16+-

小寒節氣正值農曆十二月,農曆十二月為臘月,臘月初八是臘八節。在“小寒大寒,凍成冰團”的節氣裏,喝一碗熱氣騰騰、料足糯香的臘八粥,盤算著過大年的計劃,內心真是超滿足呀!

臘八粥

小寒節氣正值農曆十二月,農曆十二月為臘月,臘月初八是臘八節。大家都知道臘八節要喝臘八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個食俗可能起源於佛教傳說。釋迦牟尼成佛前,為尋求解救眾生的辦法,舍棄王位,離家修道,過著苦行僧的生活。一天,他因勞累過度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泉水、雜糧和野果煮成粥將他救醒。釋迦牟尼獲救後,在菩提樹下跏趺而坐,最終在臘月初八這天悟道成佛。世人為紀念他所受的苦難,年年都要在這天喝臘八粥。這個習俗隨著佛教一起傳入中國,並於宋代在民間開始流傳。清代時,喝臘八粥的風俗更加盛行。在皇宮裏,皇帝、皇後和皇子要向大臣、侍從、宮女等人賜臘八粥,還要向寺院發放米糧等物。寺院則用大鍋熬製臘八粥,施與貧苦人家。

臘八粥裏究竟放的是哪些食材,其實並沒有一定之規,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區的做法也不相同。《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裏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去皮棗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鬆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這麽一數,就足足有十七樣,各種穀類、豆類、幹果在歲末齊聚一堂,熱鬧的氣氛一下就被烘托出來。這還不算完,更有厲害的人家,用食材做成仙人、壽星、動物等形象放在臘八粥上。比如,“果獅”就是用脆棗當身子,半個核桃仁當獅子頭,桃仁當獅子腳,杏仁當尾巴,用糖粘在一起而成。

民間至今有童謠傳唱:“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吃幾天,瀝瀝拉拉二十三。”在“小寒大寒,凍成冰團”的節氣裏,喝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盤算著過大年的計劃,內心真是超滿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