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中的二十四節氣(全集4冊)

第三部分 節氣習俗

字體:16+-

詠廿四氣詩 穀雨三月中

[唐] 元稹

穀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

葉間鳴戴勝,澤水長浮萍。

暖屋生蠶蟻,喧風引麥葶。

鳴鳩徒拂羽,信矣不堪聽。

祭倉頡

在民間傳說中,穀雨名字的由來與倉頡造字有關,這要追溯到遠古部落聯盟時代。倉頡是軒轅黃帝的史官,當時大小事務都要用貝殼和結繩的方式來記載,要想精確地記錄事物非常困難。倉頡立誌改變現狀,他辭官雲遊天下,從山川、鳥獸、魚蟲、草木、星宿中尋找靈感,最終創造了文字。文字被發明後,“天雨粟,鬼夜哭”。有了文字後,一直躲藏在黑暗中的“鬼怪”被拖到太陽底下,再也不能隨意愚弄人類,隻得徹夜痛哭。天帝感動於倉頡的功績,他知道倉頡愛民如子,便降下五穀雨作為獎賞,人們將這天定為“穀雨節”。

倉頡被人們尊為“文祖”,民間流傳著“穀雨祭倉頡”的習俗。在陝西省白水縣建有倉頡廟,每年穀雨時都會舉辦祭倉頡的廟會,這一習俗自漢代以來已經延續千年。

走穀雨

走穀雨就是在穀雨這天到郊野走一走,類似清明節的踏青習俗。婦女們穿梭在村莊的小路上,她們打扮得漂漂亮亮,拜訪親朋好友後,相約一起走到大自然中,在炎熱的夏季來臨之前,抓住春天最後的一個節氣,盡情地舒展身體。卸下平日繁重的工作,人們“走穀雨”的腳步透著歡快和輕盈,“偷得浮生半日閑”,好好享受暮春的好光景,期盼能帶來一整年的健康與喜樂。

漁家祭海

漁家祭海是一些沿海地區的習俗,目的是為即將出海的漁民壯行。人們選擇在穀雨這天進行祭祀活動,是因為這時的海水溫暖,魚會聚集到淺海地帶,更容易被捕獵,是出海捕魚的好時機。祭海,指的就是向海神祈禱,希望海神能夠護佑漁民們平安出海,滿載魚蝦而歸。祭海儀式十分隆重,人們來到村子裏的海神廟,向海神獻上供品,敬酒祭拜;有的地方還要將供品擺放到海邊,鑼鼓聲、鞭炮聲齊響,麵對洶湧澎湃的大海,人們心懷敬畏,誠心向神靈祈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