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時尚情畫

“擼清”民國旗袍

字體:16+-

廣東省博物館“百年時尚”香港長衫展17號開展了,好久沒有一個展覽讓我如此渴望去看。

旗袍容易讓人聯想到的常是女人緊裹身體、曲線窈窕的樣子。可是,香港稱旗袍為“長衫”,反而點出了旗袍最原本的樣子。

說到旗袍,有兩點容易搞暈——

一是民國年份,二是旗袍變化太多分不清時期。

旗袍盛行,長度忽長忽短、袖身忽寬忽窄,變來變去,令人眼花繚亂。

年代換算方法:1912年1月1日始稱中華民國,也即民國元年。

計算時用1911加減。比如1937年就是1937年-1911年=民國二十六年。

所以,為方便了解長衫的基本形態,我把20世紀20年代、30年代旗袍變化最多的時期畫成了年軸簡圖,圖中標上了民國年份。

此次並未做發型、化妝、圖案等流行全案,僅作為簡單區分旗袍基本特性用,無法詳盡。

為什麽沒畫20世紀40年代?因為20世紀40年代之後,旗袍變化沒那麽複雜,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一段時間裏,旗袍基本消失於內地,也隻有在香港持續了十多年。之後旗袍僅成為選美所穿的一款服裝。

今天,傳統文化被發掘,旗袍重回女人們的衣櫥。在風情萬種這個命題下,怎麽能少得了一件旗袍呢?

20世紀20年代平直 寬身 倒大袖

一部旗袍史,離不開長了短,短了長,長了又短,這張伸縮表也和交易所的統計圖相去不遠。怎樣才算時髦呢?連美術家也要搔首問天,不知所答的。

——曹聚仁

·初興旗袍類似男子長袍。

·1919年(民國八年)

·五四運動後,前衛女學生開始穿長袍。

·1916年(民國五年)

·流行曳地長裙。

長得拖腳背,走一步還得把衣服提起一些。即使是整天閑著無事的小姐們,也不勝其苦。

這種苦楚隨著五四運動的到來終於有了改觀,1919年,旗袍已上升到膝蓋下,比五年前短了七八寸,袖口也隨之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