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時尚情畫

喝得高貴 聊得八卦

字體:16+-

豪氣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都開起了各式茶室,布起茶道。

每間茶室都別有格調,越闊氣的越空——雕飾鏤刻的木格窗花通天到頂,米咖色竹簾垂天落地,座位是坨坨蒲團,沒有點練過瑜伽的底子,裂開的腿一會兒就麻了。

讓我歡天喜地垂涎三尺的是花樣繁多的茶具、千姿百媚的插花,我拍起照來總是沒完沒了。不舍得在這好地方閉眼冥想,當然顧不上參禪、放空了。

我不會品茶,但喜歡喝茶,可能每天都喝吧,也許成了習慣,有時候不過是折騰各式各樣的好看杯子。

英弟《廣東的茶館》(《人間世》1935年第33期)裏描述了廣州茶館的由來和等級,大致如下:

最早街邊巷口遍地開檔的,叫二厘館,專供下層百姓打發時間,發牢騷、聊八卦,賣的東西特別便宜,可謂最接地氣的百姓日常去處。

“他們挑擔拉車之餘,得此時間休息吃食,真是地獄中的天堂了。”喝茶,成了生活的必需。另一種就高等些,叫“茶樓”,一般設在樓房的二三層及以上。廣州人稱飲茶為“上高樓”,上茶樓不光喝茶,還包括了吃點心,茶愈好則茶價愈貴。

再來就是新興的,叫“茶室”,賣的東西比茶樓還要精細,茶價貴得可以。房間裏的家私名貴得很,地方更加清潔。

“一切一切都舒服極了,不過就是價錢貴一點。可是,這並不相幹,光顧的淨是政客、闊佬、公子、小姐。”

現在地貴租高,鬧市裏的普通茶館漸漸就少了蹤影。

今天,新的“茶室”更高一個台階了。

星巴克教會了我們,在星巴克空間喝咖啡,已經不僅僅是喝一杯咖啡那麽簡單,那個叫“第三空間”——所謂家庭居住為第一空間,職場為第二空間,喝咖啡演繹出供個體釋放自我的第三空間,人盡皆知。如今,這個第三空間早已成為現代商業業態的所謂戰略規劃了,據說,衡量一個城市最能體現多樣性和活力的就是這樣一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