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乱神系列套装(全2册)

云中鹤

字体:16+-

另一个奇士的来路就颇为灵异了。

河南登封报上来一个奇案,一个叫云中鹤的江湖骗子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让一个鳏居的富户相信这个云中鹤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富商敲锣打鼓地带着“儿子”游街,满城的人都来围观。

云中鹤正在马上春风得意,到了富商府中准备做大少爷时,却被当地警方上门抓了去。

原来,云中鹤游街路上,被一个曾经被他骗过的少妇发现,少妇领着娘家人报了官。

这个少妇原本嫁到荥阳去做少奶奶的,不幸死了丈夫,就一个人守着偌大的家产独自过日子。一次,家里的下人请了一个祝由郎中扎求子针,少妇路过时,看那江湖郎中口中念念有词,像有真本事的,就请他给自己也号号脉。当晚,那少妇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的亡夫说那江湖郎中是自己转世,让他以夫事之。少妇信以为真,真的把那江湖郎中当作了自己的亡夫,和他做起了夫妻,同床而卧自不在话下,银钱更是给了他不少。虽然过去的事问起云中鹤,他经常答不上来,少妇有过疑窦,但亡夫梦里言之凿凿,不由得她不信。

不久,这事被她亡夫的同族发现,要来兴师问罪。云中鹤得了信,趁少妇不注意,就卷了钱财流窜到别处去了,留下少妇一个人被亡夫的同族拉到祠堂日夜公审。她辩说云中鹤是他“前夫转世”,祠堂里的人哪里会信?慑于她娘家哥哥是登封的县长,没让她浸猪笼,但也下书休了她,把她赶回了登封老家。

少妇敌不过宗族在当地的势力,只好收拾行李回娘家。谁知少妇刚回到登封还没到娘家,在路上被富商迎接儿子的大队拦住了去路。少妇掀开马车帘子一看,那高头大马上游街的富商儿子,正是在自己这里骗财骗色、害得自己被赶回娘家的云中鹤。她到家后立刻告诉自己的县长哥哥这一情状,她哥哥即刻带人去抓了他。

此奇案见报后,河南合县纷纷有类似苦主来指认云中鹤,有的说他骗财,有的说他骗色,最有甚者,有一个前清遗老说他意图复辟。

这些人也都拿不出什么像样的证据,都只说被他下了邪术,晚上有人给托梦。有的是老娘托梦说云中鹤是天上的神仙,让给云中鹤钱。有的是亡妻托梦说云中鹤是失散多年的儿子,让给云中鹤钱,那遗老竟梦到李中堂托梦给他说云中鹤是光复大清的大将军,要他给云中鹤钱“资助复辟”。

只有“梦”做证据,河南省依法定不了案,就做了个顺水人情,把云中鹤送到了建丰手下,作为响应蒋介石“新生活运动”破除封建迷信的典型案例,让太子建丰定案,给他做政绩。

换一个上峰,估计象征性地过了堂,让记者拍个照,立马就拉他去打靶了。可苏联留学回来的太子坚信唯物主义,偏偏不信邪,要让这个云中鹤给自己“看看病”,看看他这邪术到底有多邪。

云中鹤不知他是蒋经国,只以为他是哪个请他看病的高官,还真给蒋经国下了术。他的术当场不见效,蒋就把扈从亲随叫进来训话:“他有什么邪术?怎么在我这里就不见效呢?你们呀,不要听风就是雨,要跟着领袖搞新生活运动,破除迷信。”扈从亲随们纷纷点头称是。云中鹤从扈从亲随嘴里听出自己面前的人是太子爷蒋经国,不光没害怕,还要求再给他加一次治疗。蒋经国听了觉得又可笑,又可气,为了彻底破除迷信,当场又让他给自己做了一会儿治疗。之后就让扈从把他送回牢里准备打靶。

当晚,太子居然梦到了他在浙江溪口老家被日机炸死的老娘毛夫人,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的蒋经国与毛夫人抱头痛哭。临了,毛夫人还交代蒋经国要善待云中鹤。

一觉醒来,太子满脸都是泪水,他这才意识到这个云中鹤的厉害。让人从牢中把他提出来询问,云中鹤就对建丰交代了自己是祝由术传人,笃信唯物主义的建丰不住赞叹神奇,把他收为门客。

有外人指摘他蓄养左道时,他只说“那是催眠术、催眠术”。要知道,建丰他老头子蒋中正,跟着他小妈宋美龄一起迷信基督教,最是厌恶中国的民间神鬼佛道,如果被他老人家知道自己手下有这种人,不免又是一顿训斥。一想到此处,心里就有些不安。但让这种异士落到别人手里他又不放心,于是仍把他蓄养在身边。

刚好,那天开会时听到了戴笠提出的销毁沦陷区法币的计划。他灵机一动,也提出了一个方案,又能制衡戴笠在情报机关的一家独大,又能把云中鹤这个烫手山芋送走,是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建丰会上提出方案是,让老道和云中鹤装成道士去沦陷区给大户人家做法事,找机会销毁他们手里的法币,顺便搜集情报。实则是想利用云中鹤的异术,让他故技重施,攫取沦陷区汉奸、富户手里的财富。

老蒋对日本人用沦陷区法币攫取国统区物资的事本就深恶痛绝,加上英美一再拿这件事来威胁他要切断援助,也没管儿子提的方案靠不靠谱,就病急乱投医似的点头同意——就算失败了,也无非是多死几个特务而已。有人发声反对太子离奇的计划,老头定调说:“孙子曰守正出奇,这项行动有雨农守正了,就让经国来试试出奇吧,这才是兵法正道。”

计划虽然上马了,但老道和云中鹤两个人都没受过专业训练,而且云中鹤这个江湖骗子政治上不可靠,还需要一个专业的特工来组队才能保险。蒋经国让人从军统中挑选一个非“浙江同乡会”、政治上又可靠的实干派来,老家安徽且是弃笔报国的大学生的孟复明刚好符合条件,于是才有今天这顿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