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觉 发现
辨析:
“发觉”和“发现”,都是动词,都有觉察到的意思。
“发觉”着重于通过感官、感觉知道,对象一般是可以感觉到的具体情况,强调感性认识。“发现”着重于因看见、观察到而知道,可以是感性认识,也可以是理性认识的结果;对象一般是可以看见的人、物或情况,可以是过去的,也可以是当场的。两词有时可以换用,但语境侧重理性认识时,只能用“发现”。
发扬 弘扬
辨析:
“发扬”和“弘扬”,都是动词,都有发展扩大并宣扬的意思。
“发扬”指发展和提倡好的、进步的事物,多用于优点、作风、传统、精神等。“弘扬”着重指发展提倡并使之日益盛大,多用于精神文化等。
法治 法制
辨析:
“法治”,侧重于用法律的手段来治理、处理或管理国家的一切事务,强调“治”字。
“法制”,侧重于法律自身制度的制定、完善、健全或实行,强调“制”字。
繁华 繁荣
辨析:
“繁华”,着重指繁荣、热闹。常用来形容城镇、街市等具体地方。
“繁荣”,着重指经济或事业欣欣向荣,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可以用来形容市场、市面等具体地方,也经常用来形容国家、社会及其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等抽象的重大事物。
反思 反省
辨析:
“反思”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反省”中的“省”字原义是检查错误,以求觉悟。“反省”指回想自己的思想行动,检讨其中的错误。
“反思”与“反省”的区别是,“反思”思考的事情不一定有错误,而“反省”多是思考已经被自己或他人认为有错误的过去或历史。
反映 反应
辨析:
“反映”的“映”,本义是因光线照射而显示出物体的形象,简单地说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中的影像。因而“反映”的本义就是反照或反射,后来喻指通过人或事物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或显示出来。此外,“反映”还有一个重要义项,指把情况或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反应”的“应”有回答、应答的意思,因而“反应”的本义是人或物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另外,“反应”还可指事情本身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等。
由此可见,“反应”强调的是事件在人身上或其他物体上所产生的影响,而“反映”强调的是事物的现象或本质通过一个中介体表达出来或显现出来。二者区别明显。
方法 方式
辨析:
“方法”和“方式”,都是名词。有时可以通用,有时也可连用。
“方法”侧重于“法”,指为完成某一任务所采取的手段、行动、措施,是具体做法,常与思想、工作等词搭配。“方式”侧重于“式”,指为完成某一任务所采取的形式、程序,常与生产、生活等词搭配。
妨碍 妨害
辨析:
“妨碍”指阻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妨害”指有害于,如过量饮酒会妨害健康。相对而言,“妨害”的宾语以表抽象的居多,程度也要更重一些。
仿佛 好像 似乎
辨析:
“仿佛”“好像”“似乎”,都可以作副词,表示对某种感觉或判断不十分肯定,以及委婉的否定。
“仿佛”和“好像”一般可通用,但“仿佛”常用于书面,“好像”常用于口语。另外,“仿佛”“好像”可作动词,“似乎”只能作副词。
仿照 仿造
辨析:
“仿照”的两个语素在组合方式上是并列的,“仿”是模仿,“照”是按照、依照,合起来即模仿并按照之义,在句子中往往还要接上动词。
“仿造”的“仿”是模仿,“造”是制造,合起来就是模仿而造的意思。“仿造”的中心词在“造”,其方式主要是模仿已有的成品,而非按照自己的思路来造,因而制造出的商品或物品称为“仿造品”。
飞越 飞跃
辨析:
“飞越”一般指飞着从上空越过。
“飞跃”既指飞腾跳跃,又指突飞猛进。
分辨 分辩
辨析:
“分辨”着重指分清、辨明事物之间的某种差别,常以相反或相对的名词性联合词组作宾语,如分辨是非、分辨对错等。
“分辩”着重在解释、申述某些道理,不带宾语。
风气 风尚 风俗
辨析:
“风气”指社会上流行的某种现象或习气,往往不是很固定的,容易改变。
“风尚”是社会上共同注重、尊崇的风气、习惯,往往指思想、精神、道德品质,多用于好的方面。
“风俗”是指历代相沿、积习而成的某种现象、习惯,使用范围较广。
奉承 拍马
辨析:
“奉承”和“拍马”,都有献媚、讨好的意思。都是贬义词。
“奉承”,指用好听的话语恭维人,向人讨好。
“拍马”,也说“拍马屁”。既可以指恭维人,向人讨好,也可以指讨好的行为。多用在口语里,是一种形象的极有讽刺意味的说法。
否决 否定
辨析:
“否决”和“否定”,意思有相似之处。
“否决”,指否定议案。只能用于开会表决的结果。
“否定”,指否认事实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与“肯定”相对。适用范围较广。
肤浅 浮浅
辨析:
“肤浅”的“肤”是皮肤、表皮的意思。“肤浅”指事物浅而薄,侧重指表面的、不深刻的、低而浅的,多用于人的思想、认识、理论、体会和学识等,可以用于评论自己或他人。
“浮浅”的“浮”指停留在**表面,侧重指轻浅。因此,“浮浅”侧重指空虚不实或不大正派的,对象一般是人的作风、品位等,多用于他人,含有明显的贬义。
服法 伏法
辨析:
“服法”指服从法令,愿意认罪。即罪犯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服从法院的判决等。其内容可包括自首、投案、坦白交代罪行、戴罪检举他人以及其他改恶从善的行动等。“服法”在句中一般与“认罪”连用,因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认罪是基础,服法是行动。
“伏法”指犯人被处以死刑,即“伏于法”。
伏罪 伏法
辨析:
“伏罪”也作“服罪”,指承认自己的罪过。
“伏法”则指犯人被执行死刑。
抚养 扶养
辨析:
“抚养”指爱护并教养;“扶养”更多是指扶助供养。
富可敌国 腰缠万贯
辨析:
“富可敌国”和“腰缠万贯”都形容非常富有。
二者的区别在于:“腰缠万贯”有时可指携带大量的钱财;“富可敌国”则是说拥有的财富可以和国家的资产相匹敌,侧重的是富有的程度。
富丽 华丽 壮丽
辨析:
“富丽”,指宏伟而美丽,绮丽中带有富贵气;“华丽”,指艳丽而有光彩;“壮丽”,指雄壮而美丽。
形容陈设,可以用“富丽”,也可以用“华丽”,但形容服饰就只能用“华丽”。形容山河只能用“壮丽”,用“富丽”和“华丽”都不合适。形容宏伟的宫殿,可以用“富丽”,也可以用“壮丽”。
富余 富裕
辨析:
“富裕”是指(财物)充裕。
“富余”指足够而有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