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问渠经典教育文学系列(全二册)

J

字体:16+-

几乎 简直

辨析:

“几乎”和“简直”同为副词,起程度上的修饰作用。

“几乎”的意思是接近于、差点儿。尽管程度很高或可能性极大,但结果并不能百分之百地成为现实。“简直”则表示完全如此或接近等于的意思,语气中包含有夸张的成分。

机会 时机

辨析:

“机会”和“时机”,都是名词,都指有利的客观条件。区别是:

“机会”着重指有利的时间,而“时机”着重指包括时间在内的许多客观条件。

机密 秘密

辨析:

“机密”和“秘密”,都是名词兼属形容词。

“机密”指重要而秘密,也指机密的事。意思较庄重。“秘密”指有所隐藏,不让别人知道的;也有名词用法,指秘密的事。使用范围广,可用于大小事物。另外,“秘密”可以作状语,“机密”一般不这样用。

基础 基本

辨析:

“基础”,名词。既指建筑物的根基,又指事物发展的根基。

“基本”,可作名词,也可作形容词、副词。指根本、大体上或根本的、主要的。

稽留 羁留

辨析:

“稽留”和“羁留”,都是动词,虽然都有停留的意思,但含义、用法有所区别,不能通用。

首先,“稽留”不分内外地,如在家稽留数日或在外地稽留数日等;“羁留”只指在外停留。另外,“羁留”又可指羁押,即拘留、拘押的意思;“稽留”则无此义。

急躁 急促 急迫 急切

辨析:

“急躁”,指遇到不顺心的事,马上激动不安的样子;也指不做好准备就开始行动。

“急促”,指快而短促,急于求成。

“急迫”,指事情紧急而迫切,需要马上应付或办理,不容迟延。

“急切”,指迫切要进行,还可以表示仓促。

极力 竭力 尽力

辨析:

“极力”,指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力量。

“竭力”,指尽力地。

“尽力”,指用一切力量。

积存 积压

辨析:

“积存”,指逐渐聚集,使之数量增多。也可以叫积蓄、积累、储存,它们意思相同,但各自与不同的词语搭配。

“积压”,指(物资等)长期积存,未作处理。相对而言,“积存”只表示存储,不表示长期积存得不到处理。

棘手 辣手

辨析:

“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

“辣手”,作名词,指毒辣的手段;作形容词,指手段厉害或毒辣。“辣手”在口语中,也可以指棘手、难办。

寂静 幽静

辨析:

“寂静”和“幽静”,都是形容词。一般用来形容自然景色和环境。

“寂静”,重点在“寂”,意思是没有一点声音。

“幽静”,重点在“幽”(深远),指深远寂静。

即时 及时

辨析:

“即时”和“及时”都可作副词,都有立即、马上的意思。

“即时”强调的是在某个时间段立即出现、产生或做出的意思,侧重于和当时实际情况同步;“及时”强调的是不拖延,隐含着如果拖延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

另外,“及时”还可作形容词,指正赶上某个时候,正适合某种需要。

记录 纪录

辨析:

“记录”和“纪录”虽然在书面上互通,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还是有所差别的。

“记录”用于把听到的话或事写下来,既指一种行为,也指负责记录的人数,还可指这种行为所产生的结果;“纪录”用于指一个时期、一定范围的最好成绩,如世界纪录。“纪录”可以理解为对“记录”整理的实录。

纪念 记念

辨析:

“纪念”和“记念”,都是动词,都含有怀念、不忘的意思。一般多指英雄、先烈、亲人或重大事件等。相对而言,“纪念”比“记念”的运用范围要更广,如纪念品、纪念日、纪念碑、纪念邮票等,都不能用“记念”。两词过去时常可以通用,现在则不能。

纪事 记事

辨析:

“纪事”和“记事”,都可作动词,虽然都强调用文字记载事情,但前者运用范围相对更广。

另外,“纪事”一般多用于书名、文体等,而“记事”更侧重于一般的记人记事。

家徒四壁 一贫如洗 别无长物

辨析:

“家徒四壁”也作“家徒壁立”,意思是家里空空的,只有四面墙壁,它和“一贫如洗”都形容非常贫穷;“一贫如洗”亦作“家贫如洗”,指家里穷得像被水洗过一样;“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现多用以形容贫穷。

加倍 翻番

辨析:

“加倍”和“翻番”,都有增加跟原来相等的数量的意思。

“加倍”永远以原有的数作被乘数,乘以2叫加1倍,乘以5叫加4倍,其余类推。

“翻番”则除了“翻一番”是以原有的数作被乘数以外,一概以“翻番”后的最后乘积作被乘数。

坚决 坚定 坚强

辨析:

“坚决”“坚定”“坚强”,都有不可动摇的意思,所指的对象各有不同。

“坚决”,意思是不犹豫,不为外力所动摇。一般指人的态度、主张、行为等确定不移。“坚定”,是稳定坚强、不动摇的意思。一般是指人的立场、信念、主张等。“坚强”,指坚固有力,不可动摇、摧毁,既可以指人的性格,也可以指组织结构。

坚苦 艰苦

辨析:

“坚苦”和“艰苦”,都是形容词。

“坚苦”侧重于主观意识,强调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一种优秀品质或作风,多用于学习或工作等,一般指人。“艰苦”侧重于客观存在,强调艰难困苦的情况或状态,一般多用于条件、环境、处境恶劣危险等。“艰苦”既指具体事物,也指抽象事物。二者的运用对象、范围均不同,不能通用。

坚忍 坚韧

辨析:

“忍”为忍耐、忍受。所以“坚忍”多用来形容人的个性、意志,特别是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下,坚持而不动摇。

“韧”是指受到外力作用时,虽然变形但不易折断,跟“脆”的意义相对。因此,“坚韧”最初用来指物的质地,后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坚强不易被压垮、摧残,虽历经无数磨难却依然斗志不懈。

简捷 简洁

辨析:

“简捷”和“简洁”,都是形容词。

“简捷”,侧重于“捷”,指简便快捷,强调的是直截了当、不绕弯子。一般多用于说话或做事,既指人,也指事。“简洁”,侧重于“洁”,洁净的意思。它强调的是没有多余的话,简明扼要,一般多用来指说话或行文时的内容、语言文字等。

二者在指说话的时候可通用,而在指事情时一般不能通用。

简陋 粗陋

辨析:

“简陋”形容简单粗陋、不完备,一般用于房屋、设备等。

“粗陋”指粗糙浅陋,可以指房屋、设备,也可以指人的面貌。

简省 俭省

辨析:

“简省”和“俭省”,意思相近,但词性不同,使用对象也不一样。

“简省”,动词,指节省以及把繁杂的、多余的去掉。可用于生活方面,也可用于其他方面。“俭省”,形容词,多指在生活方面爱惜、不浪费财物。

健步 箭步

辨析: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人士》:“丽人牵坐路侧……复起从行,健步如飞。”

“健步”指脚步轻捷有力。健步如飞,形容步伐矫健,走得很快。“箭步”指像箭射出去一样飞快的脚步,通常接在“一个”后面。

践踏 **

辨析:

“践踏”和“**”,都是动词。

“践踏”本义指踩,也比喻摧残。本义和比喻义都常用。“**”多用于比喻义,指用暴力欺压、侵害。语义比“践踏”重。

讲台 讲坛

辨析:

“讲台”和“讲坛”,都是名词,都指讲课或讲演的台子。

“讲坛”词义较宽,除了以上的解释外,还可泛指讨论场所、宣传阵地等;“讲台”仅指上课或讲演的台子,但“走上讲台”也可指走上教师岗位。

交点 焦点

辨析:

“交点”和“焦点”,都是名词。

“交点”,指线与线、线与面相交的点,无比喻义。“焦点”,既指某些与椭圆、双曲线或抛物线有特殊关系的点,也指平行光线经透镜折射或曲面镜反射后的会聚点。常喻指事情或道理引人注意的集中点。

交纳 缴纳

辨析:

“交纳”和“缴纳”都是动词,都有按规定交付的意思。相对而言,“交纳”多用于口头语,而“缴纳”只用于书面语。

骄气 娇气

辨析:

“骄气”和“娇气”,都含贬义,指一种不良的生活作风或习气。二者都可指人,但运用对象、范围不同。

“骄气”多用做名词,侧重于“骄”,指骄傲,强调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一般多用于骄傲自满的情绪、作风或行为表现等;“娇气”多作形容词,侧重于“娇”,强调的是娇生惯养,一般多指害怕吃苦、惯于享受或不图自强的表现及撒娇做作的习气。

郊区 郊外

辨析:

“郊区”跟市区相对,指属于某个城市管辖的周围地区,是就行政隶属关系而说的。

“郊外”指远离城市的地方,是就地理位置而说的。

校正 矫正

辨析:

“校正”指校对订正,如校正引文。

“矫正”指改正或纠正,如矫正发音。

叫嚷 叫嚣

辨析:

“叫嚷”和“叫嚣”,都是动词,都指大声叫喊。

“叫嚷”本是中性词,指大声说话、喊叫,用于敌对者时,含贬义;“叫嚣”完全是贬义词,指气焰嚣张地狂叫狂喊,语意比“叫嚷”重,一般用于敌对者。

教材 课本

辨析:

“教材”和“课本”,都是名词。都指课堂教学所用的材料。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所编写的课堂教学材料,既可指公开发行的教科书,也可指未公开发行的讲义、图片等;“课本”就是教科书,是公开发行的供学生上课和复习用的书。

接合 结合

辨析:

“结合”指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这种联系往往比较抽象,相联系的事物之间可相互融合。

“接合”指连接使合在一起。这种连接往往较为具体,相连接的事物之间既紧密接触又各自相对独立。

接见 会见

辨析:

“接见”和“会见”,都有跟别人见面的意思。用于较正式的场合。

“接见”,通常表示身份、地位、年龄等较高的一方与较低的一方见面,一般都要带宾语。偶尔用做名词。

“会见”,通常表示身份、地位、年龄等相当的人士相见,含有平等、对等的意味。“会见”可带宾语,也可不带。

接收 接受

辨析:

“接收”有收受的意思,常用于信号、信息等。此外,“接收”还有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以及接纳的意思。

“接受”表示收取及对事物容纳而不加以拒绝,侧重于某种被动的状况。

节约 节省

辨析:

“节约”和“节省”,都是动词,意思相近。

“节约”主要指不浪费,该用的才用,不该用的不用。其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于重大、庄重的场合。“节省”重在“省”,即使该用的也要少用甚至不用,多用于一般场合。

结束 停止

辨析:

“结束”和“停止”,都是动词,都指终止、不进行。

“结束”强调完毕不再进行,使用范围较广,可以是工作、活动、会议、文章、语言等;“停止”可以指永久终止,也可以指暂时终止,一般只用于具体的行动或事物。

截止 截至

辨析:

“截止”表示到一定期限停止的意思。后面不能直接加宾语,如果要添加内容,一般要加上于、到或者日期等。

“截至”指截止到(某个时候),后面可以直接加上时间。“截至”通常用于尚未结束的过程,它可以指到某一个时间暂时停止,但并不表示最后的结束或终止。

解衣推食 慷慨解囊 乐善好施

辨析:

“解衣推食”意思是脱下衣服给别人穿,让出食物给别人吃,比喻施恩惠。“慷慨解囊”指毫不吝惜地捐出钱财。“慷慨”,豪爽,不吝啬;“解囊”,解开钱袋拿出钱。“乐善好施”指乐意做好事,热心资助有困难的人。

这三个词都可用来形容助人,相对而言,“解衣推食”强调“解”“推”(让),不顾自己而诚心助人;“慷慨解囊”强调“慷慨”,助人毫不吝啬;“乐善好施”强调“乐”“好”(喜欢),乐于助人。

界线 界限

辨析:

“界线”指不同事物的边线,也指某些事物的边缘或尽头。“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也可表示限度、范围。

虽然二者都表示不同事物的分界,相对而言,“界线”多用于具体事物,“界限”则多用于抽象事物。地质学名词“界线层型”和经济学术语“界限效用”即体现了这种区别。

禁受 经受

辨析:

“禁受”和“经受”,都是动词,都有承受的意思,一般可以换用。

“禁受”的语意比“经受”要重些,有忍着痛苦而承受的意味。

进见 晋见

辨析:

“晋”的意思是提升,也表示前进。“晋见”与“进见”都含有前去会见的意思,但通常用“进”。

“晋见”是现代才出现的词汇。人们选用“晋”,多半是出于一种趋雅避俗的心理。

经济 经纪

辨析:

“经济”,名词或形容词,经济学术语。它通常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基础,一般多用于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通常还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或其中的某一个部门。此外,它还可用于个人生活用度或节省、节约(时间、人力或物力等)方面。“经济”运用对象、范围极广,既用于具体的人或事,也可用于抽象的事物。

“经纪”,名词或动词。用做动词时,指对企业的筹划、管理;用做名词时,指经纪人。“经纪”使用范围较窄,较少用。

经历 阅历

辨析:

“经历”和“阅历”,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名词,意思相近。

“经历”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阅历”指从亲身经受、目睹或由经历得到的知识、经验、教训等。

精华 精髓

辨析:

“精华”和“精髓”,都是名词。

“精华”指事物最好、最重要的部分,可用于人、具体事物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精髓”着重指最能体现事物本质的核心部分,语意比“精华”重,多用于思想文化方面。

精练 精炼

辨析:

“精炼”一词至近代才产生,意义相对狭窄,指提取精华,除去杂质。

“精练”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文词扼要,没有多余的话。此外,“精练”还表示精悍强壮、精熟、精美等意思。

精明 精干 精悍

辨析:

“精明”“精干”“精悍”,都有聪明、能干的意思。

“精明”,侧重于“明”,指机警聪明。

“精干”,侧重于“干”,指精明强干。

“精悍”,指精明能干,与“精干”通用。“精悍”还可以指文章精练犀利。

精制 精致

辨析:

“精制”,动词,侧重于“精”,即精工,精细的意思。它强调的是在粗制品上加工或精工制造,如食品、炊具、仪器、刀具、服装、器械和各种劳动生产工具等。

“精致”,形容词,侧重于“致”,强调的是器物制造技术的巧妙,做工工艺的周密细致,让人感到新奇、喜爱。一般多用来指工艺品、画册、家具、装饰品、食品、仪器、林园等。

晶莹剔透 玲珑剔透

辨析:

“晶莹”,指光亮而透明;“剔透”,通彻、透亮。“晶莹剔透”指物体表面光滑透彻。“玲珑”,精巧细致。“玲珑剔透”既形容人聪明伶俐,也用以形容器物及诗文作品精巧优美。

惊慌 惊惶

辨析:

“惊慌”和“惊惶”,都是形容词,二者的意思虽然差不多,但具体用法略有不同。

“惊慌”,侧重指因害怕而引起的动作上的慌乱。“惊惶”,侧重指因害怕而引起的神态表情的不安和恐惧。前者强调的是行动,如惊慌失措;后者强调的是心理,如惊惶失色。二者有时可以通用,“惊慌”比“惊惶”运用的范围相对要广,更多用于口语。

惊异 惊愕 惊骇

辨析:

“惊异”“惊愕”“惊骇”,都表示对某种意想不到、异乎寻常的事物或情状的出现感到吃惊。

“惊异”,侧重于“异”,意思是惊奇诧异,对异乎寻常的情况,感到诧异。“惊愕”,侧重于“愕”,意思是惊讶、发愣,不仅感到吃惊,而且为之愕然。“惊骇”,侧重于“骇”,意思是惊慌害怕。

警戒 警惕

辨析:

“警戒”,一般指在实际行动上加以戒备,采取防备、保障措施。常用于军事或治安保卫上。

“警惕”,一般指在心理上或思想意识上加以戒备,保持敏锐的感觉。

敬仰 景仰

辨析:

“敬仰”和“景仰”,都是动词,意思相近,用法有所不同。

“敬仰”,侧重于“敬”,即恭敬、敬重之意。它强调的是对人的崇敬、仰慕之情,一般多用来指人,如英雄、模范、烈士等。“景仰”,侧重于“景”,即钦慕之意。它强调的是对人或事物的钦佩、仰慕之情,既可指人,如师长、名人等,也可指事(多用于比拟)。

“敬仰”和“景仰”都是褒义词,带有庄重色彩,但前者比后者运用对象、范围更广泛,口语、书面语皆用;后者只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

就业 就职 任职

辨析:

“就业”指走上工作岗位。

“就职”指正式到任。多指较高的职位。

“任职”指担任职务。

就义 牺牲

辨析:

“就义”和“牺牲”,都可以表示为了正义而失去生命。都是褒义词。

“就义”,指被敌人杀害,牺牲在刑场上。“牺牲”,可以用在献身的各种场合,还可以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旧居 故居

辨析:

“旧居”和“故居”,都是指从前居住过的地方(或房子)。二者的适用对象不同。

“旧居”,通常指健在者旧时的住处。“故居”,指已故者旧时的住处。

聚积 聚集

辨析:

“聚积”和“聚集”都是动词,意义相近,用法有别。

“聚积”,侧重于“积”,即积累之意。它强调的是由少到多逐渐积凑一起,一般多用于具体事物,如粮食用品、钱财货物、图书杂志等。“聚集”,侧重指由分散而集合在一处,一般指人或事。

决不 绝不

辨析:

“决不”的“决”是一定的意思,“决不”强调主观上强烈的决心。“绝不”的“绝”是绝对的意思,侧重的是客观上的一种。

因而,在表示主观上的坚决时应当写“决”,表示客观上的绝对时应当写“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