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问渠经典教育文学系列(全二册)

R

字体:16+-

人才 人材

辨析:

“才”和“材”在古书里意义并无区别,都指有才能的人或人的才能。在现代汉语中,两字有着明显的区别:“才”侧重于才智,指能力,是精神范畴;“材”侧重于材质,指材料,属物质范畴。

人次 人数

辨析:

“人次”是复合量词,表示若干次人数的总和。

“人数”指人的数目。

人事 人世

辨析:

“人事”和“人世”都是名词,用法不同。

“人事”,指的是事理人情,人世间的一切事情。一般多用来指人所经历的事。“人世”,指的是人世间、世界上,一般多用来指人所生活的时代、社会(即生存空间)。二者所运用的对象、范围不同,不能通用。

忍让 谦让

辨析:

“忍让”和“谦让”均含退让的意思,但词义侧重点与感情色彩不同。

“忍让”指容忍而退让,在表示向对方让步之时,有时是无奈,有时是宽容,带着忍耐的感情色彩。

“谦让”指谦虚地不肯担任某事,不肯接受或不愿意占先,含有谦虚的意味,多用于积极方面。

容许 允许

辨析:

“容许”和“允许”,都是动词,都有许可的意思。

“允许”侧重“允”,指同意某种要求、做法,或许可某种情况、现象存在、发生。它是对一般事物的许可,涉及的范围较小。“容许”侧重“容”,指容忍某种情况、现象存在。它是对较大事物的许可,涉及的范围大,带庄重色彩,如:对于重大原则问题,决不容许让步。

融合 融和

辨析:

“融合”和“融和”,作动词时,都有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的意思。虽然意思相同,但此时的常用形式是“融合”。

另外,“融和”还有形容词用法,表示融洽、和谐以及和暖;“融合”则没有形容词用法。

溶化 熔化 融化

辨析:

“溶化”和“熔化”,意思相近,却又有各自的差异,这从字的偏旁就可看出。“熔”的意思是用高温使固态物质变成液态。“溶”和“融”则都有溶解、消融义,其中,“溶”多用于与水有关的事物,而“融”则多用于与心理、精神有关的事物。

“熔化”是指固体通过高温变成**;“溶化”是指固体遇水或其他**后解体,溶解于其中;“融化”则多指冰雪化成水。

融汇 融会

辨析:

“汇”“会”都有聚合义。

二者的差别是:前者指融合汇聚;后者则更进了一步,指融合会通,即融合并加以理解。因而,“融会贯通”中的“会”不可写为“汇”。

如法炮制 依样画葫芦

辨析:

“炮制”本指用烘、炒、蒸、泡等方法将药材制成中药。“如法炮制”即仿照老法炮制药剂,现常喻指照已有的样子或常用的方法办事。“依样画葫芦”指照着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模仿他人,没有创意。“依样画葫芦”又作“依样葫芦”。

相对而言,“依样画葫芦”强调没有创意,一般含贬义;“如法炮制”为中性成语。“依样画葫芦”常用于口语;“如法炮制”多见于书面,可接数量词(如:看人家做塑胶花,她也如法炮制了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