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问渠经典教育文学系列(全二册)

D

字体:16+-

搭档 搭挡

辨析:

“搭档”有动词和名词两种用法,作动词时指协作,如师徒搭档;作名词时指协作的人。

在“搭档”一词中,“档”不能写作“挡”,“搭挡”是错词。

打蜡 打腊

辨析:

“打蜡”指在器物上涂腊,以起到修饰和保护的作用。“蜡”是一种油质,通常由动物、植物或矿物产生,具有可塑性,不溶于水。由于虫蜡是常见的蜡,故“蜡”字从“虫”。“腊”指农历十二月,也指冬天里腌制后熏干或风干的食品,如腊鱼、腊肉、腊鸡等。“打蜡”打的是油质蜡,与腊月、腊肉无关,不能写成“打腊”。

大名鼎鼎 大名顶顶

辨析:

“大名鼎鼎”形容名气很大。“大名”即盛名,“鼎鼎”指盛大或显赫。

“顶”与“鼎”读音相同,而且“顶”作副词时表示程度最高,如果把“大名鼎鼎”理解为名气最大,那么“鼎”就易被误写成“顶”。

耽误 担误

辨析:

“耽误”指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耽”的本义是耳大下垂,引申为停留、迟延义。“担”的基本意思是肩挑,引申为承担等。“耽误”不能作“担误”。

淡泊明志 淡泊铭志

辨析:

“淡泊明志”指不追求名利与生活享受,以此表明高尚的志趣。“明”指表明,不能写成“铭记”“座右铭”的“铭”。

惦记 掂记

辨析:

“惦记”指对人或事物老想着,放不下心。“惦”指挂念,不能写成“掂”。“掂”指用手托着东西上下晃动来估量轻重,与挂念相差甚远。

玷污 沾污

辨析:

“玷污”有两个义项,一是指使有污点,多用于比喻;二是指弄脏。

有人误把“玷”理解为沾染,从而错将“玷污”写成了“沾污”。

钓鱼竿 钓鱼杆

辨析:

“竿”通常指截取竹子的主干而成的竿子。“杆”指有一定用途的细长的像棍子的器物,如旗杆、电线杆等。“钓鱼竿”多用竹竿制成,因而不能用“杆”。

掉书袋 吊书袋

辨析:

《南唐书·彭利用传》:“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掉书袋”用来讥讽人喜欢引用古书词句,卖弄才学。

“掉书袋”不可写成“吊书袋”。

鼎力相助 鼎立相助

辨析:

“鼎”是古代用来煮东西的器物,常用来喻指帝业、王位。“鼎力”即大力,为敬辞,常在感谢和请托时使用。“鼎立”可解释为三面势力对立,如三足鼎立。没有“鼎立相助”一词。

独当一面 独挡一面

辨析:

“独当一面”中的“当”是掌管、担当或主持的意思。“独当一面”指单独担当一个方面的任务或主持一个方面的工作。

有些人把“当”写成了“挡”,可能是联想到“兵来将挡”一词,误以为“独当一面”是单独把守或抵挡的意思。实无“独挡一面”一词。

独辟蹊径 独辟溪径

辨析:

“独辟蹊径”指独自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方法。“蹊”与“径”同义,指小路;“溪”指小溪流。因此,不能将“独辟蹊径”写成“独辟溪径”。

赌博 赌赙

辨析:

“赌博”中的“博”本身就有赌博的意思。

“赙”只是字形与“博”相近,读音和字意都不同。“赙”,指拿财物给办丧事的人家,如赙赠、赙仪等。“赌赙”为错写,实不存在。

端倪 端睨

辨析:

“端倪”有两个义项,一是指事情的眉目、边际或头绪,如端倪渐显;二是指推测事情的始末,如不可端倪。

“睨”虽然与“倪”在读音和字形上相近,但它是指斜视,与“倪”的词义毫不相干。

端详 端祥

辨析:

“端详”有形容词、名词和动词三种用法,作形容词时指庄重安详;作名词时指详情,多作“说”或“听”的宾语;作动词时指仔细地看。“端祥”为错写,不存在。

短小精悍 短小精干

辨析:

“精悍”既可指人精明能干,又可指文笔等精练犀利。“精干”则一般特指人。

成语“短小精悍”既可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又可形容讲话、文章等简短而犀利。在该词中,“精悍”不能用“精干”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