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问渠经典教育文学系列(全二册)

B

字体:16+-

把手

(一)bǎshǒu〈动〉握手:把手言欢。

(二)bǎshou〈名〉①拉手:门上安个把手。②器物上用手拉住的地方:奶锅上没有把手,怎么能端呢?

把子

(一)bǎzi①〈名〉a)东西扎成的捆儿:稻草把子。b)戏曲中所使用的武器的总称,如刀、枪、剑等。c)指武打:练把子功。②〈量〉a)人一群、一帮叫一把子(含贬义):一把子土匪逃窜了。b)一手抓起的数量(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一把子葱。c)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一把子劲儿。

(二)bàzi〈名〉器物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刀把子、印把子。

罢了

(一)bàliǎo〈动〉表示容忍,不再计较,相当于“了”:他不愿意说,也就罢了;罢了,罢了,我说不过你,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二)bàle〈助〉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如此而已”,对句子所表示的意义有减轻作用,含有无足轻重的意味,常跟“不过”“只是”“无非”等词相呼应:我不过做了我应该做的事罢了;你怕什么,他无非吓唬吓唬你罢了。

霸道

(一)bàdào①〈名〉中国古代称君主凭借武力、权势等进行统治的政策(跟“王道”相对)。②〈形〉蛮横不讲道理:横行霸道。

(二)bàdao〈形〉物性猛烈:这种药很霸道,经常服用对身体有害;茅台酒醇厚,不霸道。

摆设

(一)bǎi shè〈动〉指物品安放:客厅里摆设得美观大方。

(二)bǎi she〈名〉①摆设的东西:他家里的摆设都是时新的,案头上放了不少的小摆设儿。②徒有其表而无用处的东西:聋子的耳朵——摆设儿;书是供人读的,不是拿来做摆设的。

帮手

(一)bāng shǒu〈动〉帮忙:我需要两个人帮手。

(二)bāng shou〈名〉帮助工作的人:替我找个帮手。

褒贬

(一)bāo biǎn〈动〉评论好坏:不加褒贬;《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二)bāo bian〈动〉批评;指责:大家多注意影响,不要让人褒贬;他总喜欢在背后褒贬人,这样不好。

奔命

(一)bēn mìng〈动〉为使命忙碌:疲于奔命。

(二)bèn mìng〈动〉拼命地赶路或工作:一路奔命,连续行军一百二十多里。

本色

(一)běn sè〈名〉本来的面貌;原有的特质:艰苦朴素是劳动人民的本色。

(二)běn shǎi〈名〉物品原来的颜色(多指没有染过色的织物):这是一块本色布;他喜欢用本色料子。

本事

(一)běn shì〈名〉文学作品主题所依据的故事情节,或所依据的历史事实:这些诗词的本事,年久失考。

(二)běn shi〈名〉本领;做事情的能力:他的本事很大;你要能赶上我,就算你有本事。

避讳

(一)bìhuì〈动〉封建时代为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或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叫作避讳。同义字替代是避讳的一种方法。例如,唐太宗叫李世民,为了避开“世”和“民”,唐人的文章中往往将“世”改为“代”,将“民”改为“人”。

(二)bìhui〈动〉①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字眼儿。如,屠户把猪舌头叫作“口条”或“招财”,还有叫作“赚头”的,这是因为“舌”跟“蚀”音近,做买卖怕蚀本,所以要避讳。②回避:我们都是自己人,用不着避讳。

便宜

(一)biàn yí〈形〉方便适宜:怎样便宜,就怎样做;便宜的时候,替我问候他。

(二)pián yi①〈形〉价格低廉:便宜货。②〈动〉使得到便宜:这次决不能便宜了他。③〈名〉不应得到的好处:他老想占人家的便宜。

别人

(一)biérén〈名〉另外的人:这件事除了你和我以外,没有别人知道。

(二)bié·rén〈代〉指说话人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别人都同意,就你一人反对;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播种

(一)bōzhǒng〈动〉撒布种子:早播种,早出苗。

(二)bōzhòng〈动〉用撒播种子的方法种植:播种冬小麦。

不得

(一)bùdé〈动〉不可;不允许:不得有误;会场不得吸烟。〈动〉不能够;得不到:求之不得;不得人心。

(二)bu de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不可以、不能够或不合适:马虎不得;质量差,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