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高效人生(套裝全3冊)

“三觀”碎了怎麽辦

字體:16+-

有一次,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來我的公司應聘,沒有被錄取。這哥們兒不服氣,想直接跟我聊聊,工作人員跟我說明了情況之後,我同意了。

不錄取他的原因很簡單,雖然他有著非常不錯的學曆背景,但是沒有我們需要的員工所擁有的工作經驗。在不確定他是否能勝任工作的前提下,我們隻給他開出了業界畢業生的平均薪水,計劃在工作中逐漸調整。這樣的薪資對於他來說,無法接受。他問我:“宇晨,你也是北大、賓大畢業的,應該知道像有咱們這種學曆的人應該有的價碼是怎樣的吧?這種薪資讓我‘三觀盡碎’,老實說,有些對我不尊重啊。”

我哭笑不得。

“三觀”碎裂是學生思維的必然結果

創業越久,我有個想法就越明確——年輕人在學校的時間可以適度縮短。

在我看來,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學,一共16年的學校生涯,其實可以壓縮幾年時間。節省下來的這幾年,可以讓學生早日踏入社會。隻有進入社會,一個人才能真正體會到競爭的複雜狀態。對於那位來應聘的名校畢業生來說,他20多年的時間都是在學校裏完成的,這樣的狀態就是單一競爭。換言之,所有的競爭都是考試分數的競爭。考試分數高,你在競爭中處於優勢;考試分數低,你就可能被淘汰。學校裏隻有這一個衡量維度,況且這是個不完整的衡量維度。

這種衡量維度和方法完全忽略了人生是一個複雜的多維度的競爭,以至於當學生離開學校,他就會非常不適應,會產生疑問,為什麽到了社會上就不考察分數高低了?

原因很簡單,學校的考試分數其實考察的是死記硬背的能力、短暫理解的能力以及自控力。社會不一樣,社會還會考察一個人的想象力、情商、交際能力、工作態度等等,方方麵麵的能力和特質都會納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