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必讀經典(套裝全7冊)

關於寫偉人

字體:16+-

近年來我寫了幾篇記述偉人的文章,引來多種報刊的轉載,有的篇目還很快被選入大學、中學課本,不少讀者和報社希望談點體會。

其實我原來絕無一定要搞這類創作的打算,隻是在過去讀經典著作時認識了這些偉人,而在現時的改革實踐中,在傳統與現實的衝突中又感到要重新認識他們,於是就拿起了思考的筆。這其實就是幾篇讀書筆記,幾乎每篇都可以從日記本中找到原始的片段。古人論文,“不平則鳴”,中醫論病,“不通則痛”。這幾年社會上,包括我自己,確實常常有對傳統的“不通”之惑,於是就有痛苦的求通的思考。文為通而寫,打通作者之思,打通讀者之思。文章寫作的過程就是一個由不平到平、由不通到通的過程。這是情與理的梳理。

偉人在社會上、在人民群眾中的影響已經很大很大了,但這主要是靠他們的偉業、理論,靠政治影響。人們接受的是他們的結果,是被舍棄了過程之後的結果,所以往往敬而遠之。在許多地方他們與讀者並沒有通。文學就是要把這個擴大了的距離再拉回來,就是要把這結果之前的過程提示出來,就是要有血有肉,溝通情理,讓讀者可親可信。所以我不想再重複那些結果而努力“順瓜摸藤”,去找到那些碧綠的葉片和芬芳的花朵,讓讀者自己去理解果之初、果之前的樣子。在這個創作思想的指導下,我找到了瞿秋白的故居,特別是門前的河上那座已成過去的“覓渡”橋,找到了鄧小平同誌落難江西時勞動的工廠,找到了毛澤東寫《論持久戰》的延安窯洞,找到了中國共產黨指揮了戰略大決戰的最後一個農村戰略指揮部——西柏坡,還有召開著名的七屆二中全會的那間舊夥房。甚至遠渡重洋,在日本找到了周總理遊曆過的嵐山和嵐山詩碑,在德國西部找到了馬克思出生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