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必讀經典(套裝全7冊)

背書是寫作的基本功

字體:16+-

語文學習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為最基本的也是最簡便的辦法之一就是背書。

一切知識都是以記憶為基礎的,語文學習更是如此。要達到一般的閱讀、書寫水平,你總得記住幾千個漢字;要進一步使文字自然、流暢、華麗、優美,你就得記住許多精詞妙句;如要再進一步使文章嚴謹、生動、清晰、新奇,你就得記住許多體式、結構。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樣,隻有肚子裏滾瓜爛熟地裝上幾十篇範文,才能循規為圓,依矩成方,進而方圓自如,為其所用。至於文章內容的深淺,風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麵的修養,又當別論。

當然,隻有理解了的東西才便於記憶,所以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時要盡量講清字、詞、文章的含義。但遺憾的是人腦的生理規律正好相反,年輕時長於記憶,稍長時長於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後再記便會“失之東隅”。因此有必要少時先背誦記憶一些優秀詩文,以後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國古代的幼兒語文教學多用此法,現在國外教育也很注意這點。前蘇聯在小學低年級教材中就加進普希金的詩歌,讓學生背誦。這種知識的積累方法,好比先貯存上許多幹柴,以後一有火種,自然會著。前不久,我在娘子關看瀑布,那飛泉後的半壁山上長滿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隨風擺動。我觀察良久,總難對眼前景物加以描繪。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記》裏“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的描寫,何其傳神!當初對柳文隻是記住了,理解得並不深,現在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印證,便立即融會貫通。這有點像老牛吃草,先吃後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進草去,它閑時臥在樹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來,也是不會反芻出新養分的。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詞、句之“米”組成的。要使自己的語言準確、生動,便要有足夠的後備詞句來供選擇,這就要記要背。比如那鳥的動作吧,小時作文隻須一個“飛”字,就全部解決。後來背的詩多了,腦子裏記下許多:燕剪春風、鷹擊長空、雁橫煙渚、鶯穿柳帶等,以後再遇到寫鳥時,就很少以一“飛”字搪塞了。可現在也常遇到這種情況,那筆握在手裏,卻晃來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筆幹得流不出墨一樣,其實是腦子裏幹得想不出恰當的詞,這時就更恨當初記得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