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

戴望舒與他的詩

字體:16+-

閱讀推廣人 黎錚

中國現代傑出的詩人、學者和翻譯家戴望舒先生,雖然其詩歌產量不多,但是,他依托於中國古典詩歌的博大資源,借鑒西方現代派的手法,采取法國象征派的表現形式,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哀婉、清新、朦朧的藝術特點,使其在中國新詩史上留有濃墨重彩的一筆,其作品經過近百年的大浪淘沙,至今仍被人吟誦。

戴望舒最著名的詩歌莫過於其創作於1928年的《雨巷》,這首詩被葉聖陶稱為:“為中國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從而為詩人贏得了“雨巷詩人”的桂冠。作為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戴望舒不僅引領一個時代的**,更是在不斷的探索和摸索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戴望舒的詩歌創作經曆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雨巷”時期,其作品大都收錄於《我的記憶》一書中,以抒寫青年人的愛情與理想為主,情調低沉、陰鬱。而創作於此時的《雨巷》則表現出了詩人由浪漫的抒情主義轉為象征的表現手法,並且為詩人贏得了巨大的讚譽。

《雨巷》之後,詩人在不斷的探索中逐漸改變了自己對於詩歌的理解,他認為:“詩不能借重音樂,它應該去了音樂的成份”,“詩的韻律不在字的抑揚頓挫上,而在詩的情緒的抑揚頓挫上,即在詩情的程度上”。詩人逐漸在詩歌的創作中找到了“新的情緒和表達這情緒的形式”,從而進入了詩歌創作的第二階段——“我的記憶”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詩人用散文化的筆觸,營造了具有豐富情感的意境。其代表作《我的記憶》就呈現了詩人當時對於詩歌創作風格的大膽嚐試與創新。

1938年之後,詩人避居香港,殘酷的戰爭和多舛的命運讓詩人從詩歌創作的象牙塔中走了出來,他的詩作中有了越來越多的現實成份,此時的代表作為《我用殘缺的手掌》、《獄中題壁》等。在這個時期,詩人的創作風格更加平實真摯,感情悲愴雄厚,風格多變,內容廣泛,顯示出了詩人詩歌創作日臻純屬。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