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

字體:16+-

閱讀指導

這首詩寫於1936年10月,發表時名為《眼之魔法》。這首詩中的“你”其實應該看作是外部的自然世界,而“我”不妨看作是人類自身的思考方式。這首詩貌似是在描寫感情,其實是詩人在思考人類和自然世界的關係,反映了詩人對於人生終極問題的深刻思考。

在通讀全詩的基礎上,“你”可以看作是外部的自然世界。所以在它的“眼睛的微光下”,潮汐、珠貝、飛魚、水都自由地生活著。

在你的眼睛的微光下,

迢遙的潮汐升漲:

玉的珠貝,

青銅的海藻……

千萬尾飛魚的翅,

剪碎分而複合的

頑強的淵深的水。

詩人使用一係列的意象來描寫大自然的壯觀景象,從而帶來了思考:人類在自然麵前處於怎樣一個位置?

無渚崖的水,

暗青色的水!

在什麽經緯度上的海中,

我投身又沉溺在

以太陽之靈照射的諸太陽間,

以月亮之靈映光的諸月亮間,

以星辰之靈閃爍的諸星辰間?

於是我是彗星,

有我的手,

有我的眼,

並尤其有我的心。

我晞曝於你的眼睛的

蒼茫朦朧的微光中,

並在你上麵,

在你的太空的鏡子中

鑒照我自己的

透明而畏寒的

火的影子,

死去或冰凍的火的影子。

我伸長,我轉著,

我永恒地轉著,

在你永恒的周圍

並在你之中……

我是從天上奔流到海,

詩人希望自己能像彗星一樣,保有精神的獨立,既能同化於自然之中,又能超脫於物外。

詩人並不能真正超脫於自然之外,他必須和自然合二為一。詩人使用了“死去或冰凍”來形容脫離自然的結果。

最終詩人選擇了融於自然之中,“是的”二字強化了詩人的情感,他此時的選擇是心甘情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