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權共天下

太監

字體:16+-

◇ 各行其道的另類明朝太監——鄭和

史學界有一句名言叫“打不死的大宋,看不懂的大明”。

大明這個奇葩的朝代,仿佛是中“墨菲定律”的毒太深,怕什麽來什麽,是殺不盡的忠臣良將,砍不完的亂臣賊子。

王振、劉瑾、魏忠賢這些專權的太監,各行其道,在政壇上翻雲覆雨,要為明朝的衰落負很大的責任。

從明成祖開始,宦官勢力開始抬頭,到英宗朱祁鎮時代,權力進一步擴張,開始握有典兵之權。

在這些專權太監掀起波瀾之前,我們講一個特立獨行的太監——鄭和。大家可能對此較為疑惑,鄭和借用皇權既沒有為禍朝政,也沒有掌控兵權,和皇權爭鬥有何關聯?此章的目的是切合皇權至上的論點,因為這裏涉及皇權的威懾力不再是對內的管控,而是用“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理念來震懾國際。早在漢代之時就有張騫出使西域的皇權宣揚、大國至上,但是像鄭和下西洋這樣大規模、多頻次的經濟耗費來遊走於東南亞地區的情況,實屬曆史現象的罕見之態。為了弄清鄭和七次下西洋的目的,本書需對此進行討論。

為什麽出使之人偏偏是鄭和

我們先說鄭和為什麽是最恰當的人選。

鄭和出生於洪武四年,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南征將軍傅友德、藍玉等人攻打雲南,鄭和的父親滇陽侯米裏金戰敗被殺,十歲的鄭和被藍玉掠到南京,閹割成太監後,弄進了燕王朱棣府上當差。靖難之役中,鄭和為朱棣立下戰功,朱棣因此賜鄭為姓,以紀念其戰功,並升任他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太監。皇帝賜姓對於臣子來說,是至高無上的榮耀,許多一品大員也沒有這樣的待遇,可見鄭和多麽受朱棣的器重。

最重要的是,鄭和具有回族人的身份,他的家人有到過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因此他從小就對外洋情況有所了解。並且在艦隊招募過程當中,有相當多重要的成員都是回族穆斯林。比如鄭和的助手馬歡(著《贏涯勝覽》)、費信(著《星搓勝覽》),都是回族穆斯林。這些特殊的身份在鄭和七下西洋過程中,在到達南亞等佛教地區、阿拉伯穆斯林地區是有極大優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