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權共天下

名士

字體:16+-

◇ 名士林立

在講黨錮之爭之前,先介紹一支加入權力爭奪戰的新主角——名士。

前麵講過,漢朝是新型階層建立的王朝,也叫布衣天下。東漢士人做官,多數通過公府征辟和地方察舉等手段,察舉的形式一般分為三種:

一、無定期的下詔推選,全憑皇帝心情。

二、特殊選取,這一類是政府根據特殊需求選取的人才,比如出使西域的張騫。

三、定期選舉,這類就是說的舉孝廉。

而選取的比例則是按照郡國人口比例,每二十萬人舉一人,所以每年推舉到中央的大約有二百二十八人。從而造成了小波段的“冗官”局麵。

首先這些孝子被安放在皇宮裏做郎官,在郞署服務幾年後才分發到各地。有點像現在的高官身邊的司機、秘書等職位,服務幾年後再做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東漢尚儒學,由於光武帝、明帝、章帝等的提倡,儒學十分繁榮發達。到了桓帝靈帝時期,京師的太學生和地方郡國及私學的儒生數量,總數已超過十萬人。儒學統治地位的確定,對後麵的察舉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因此,自光武帝以後,漢代做官的人都漸漸變成讀書出身。這些推選的“孝子”太多了,他們互相推引,互相聲援,其中的一些名士,更是聲望隆重,萬人景仰,構成了重要的政治與社會勢力。

越到後麵,讀書人也多,孝子也多,導致郞署充斥,需要分配的人才冗雜。後來東漢的選官逐漸演變成“察舉孝廉”一條選官方式,其餘的被擱置下來。

一條道路走到黑的弊端就此暴露出來,二十萬人當中出一個孝廉,而且還是從政的入圍條件,這樣的參政資格還進一步縮小了範圍:年齡需滿四十歲,要麽是太學與郡國的學生,要麽是文吏。

想一想這條件也是夠苛刻了,這樣的選官製度暴露出的弊端就是分配的名額永遠落到了幾個像樣的家族中,就是所謂的有點聲望的“士族門第”。變了味兒的選取方式導致官吏出現“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的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