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盆地

古意

字體:16+-

住在冬山河畔的姑丈與阿姑仍然守著上一代留下來的碾米廠,把孩子磨大,自己磨老了。自從我家遷到台北,祖田便托他們代耕,老厝久不住人難免漏雨灌風,我們回鄉時,理所當然住在阿姑家。

姑姑做的蘿卜幹遠近馳名,以前日子壞,鄉下女人都學會曬蘿卜幹、豆腐乳、醬瓜的手藝。現在不需要咬蘿卜幹了,吃膩大魚大肉,反而分外懷念清粥小菜。所以傳統習慣仍舊保留下來,每年夏天總有人回鄉,特地載回阿姑的蘿卜幹,她也非常得意“你們這些台北人”居然愛吃!十來罐玻璃瓶,除了自食,還可以當作厚禮分贈好友,光看鮮黃的顏色,就知道又脆又甘,忍不住煮一鍋紅心地瓜稀飯,咬得滿屋子亂響。

今年,她正在裝瓶時,一輛遊覽車停在碾米廠門口,一群日本觀光客很禮貌地向她借盥洗室,當然看到她的蘿卜幹。姑姑請他們吃,沒想到這些日本人讚不絕口,想買台灣鄉村的漬物回去。導遊以閩南語告訴姑姑:一瓶算兩百塊,你這裏有十瓶,兩千塊喲!姑姑說:“吃,盡量啦,但是不能賣,我答應人家了,每瓶都有主人。”

我們知道後,都罵她傻,錢到眼前也不會賺,自家人,再曬就有了嘛。她扯著嗓門說:“再來就台風天嘍怎麽曬?賣了,叫我怎麽變給你們!”年年都吃,今年不吃又不會怎麽樣,何況都是吃現成沒給過錢的自己妹妹、嫂嫂、阿姨……她說:“那不同款啦!”

我才發現,守信的人講起話來嗓門真響。然後,我問自己,如果我是她,會不會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