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理化通俗演義

六版序 這本書也許會改變你人生的方向

字體:16+-

中國科學院院長 白春禮

以前有句名言:“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也是許多崇尚科技、望子成龍的家長對子女的勸導。然而,對很多學生而言,學習數理化卻是很枯燥乏味的事情,往往提不起興趣。興趣不僅對於學習重要,對於工作亦很重要。縱觀古今中外的科學家,成功者無不對探索科學奧秘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深厚的興趣。僅僅把科學研究當作謀生的手段,就不會有獻身精神,也難以有所成就。

梁衡同誌的這本《數理化通俗演義》,以栩栩如生的事例、深入淺出的語言、旁征博引的敘述、章回小說的體裁,為讀者提供了一部難得的科普讀物,為枯燥的數理化知識包上了“一層薄薄的糖衣”。這本書的成功,不需要我在此贅言,從1984年初版至今,已六次再版,多次獲獎,就是最好的例證。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也寫過十幾本書,包括幾本科普讀物。我深知寫科普書籍之辛苦,之艱難。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絕不遜於寫一本專業著作。科學家寫科普書,常常習慣於邏輯思維,而不善於從形象思維入手,專業名詞順手而出。同時往往因於學術概念的嚴謹描述,不取或不善於使用精妙的比喻和文學的語言,因而可讀性較差。英國著名科學家霍金在寫作其名著《時間簡史》之初,也遇到同樣問題。他的出版商就對他說:“你的書中多一條數學公式,就會失去一部分讀者。”由此可見,撰寫一本好的科普讀物,並不是人人都可為之的事。

梁衡同誌曾長期從事科教新聞采訪,接觸過很多科學家,了解了科學發展史,也熟悉教育。他對科學文化有很獨到的見解。對沒有從事過具體科技工作經曆的人來說,寫成一本科普書並非易事,由此書的幾次再版可見他的努力、他的付出和他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