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裏的煙火人間

羅隱: 與自己和解才是人生第一要事

字體:16+-

所謂成長,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

不再執拗地認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

· 0 1 ·

晚唐有個詩人叫羅隱。

宰相鄭畋的小女兒特別喜歡羅隱的詩,恨不得委身下嫁。終於有一天,羅隱前來拜謁鄭畋,希望得到提攜。

鄭畋讓女兒躲在紗簾後邊,看看是否中意羅隱。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羅隱年紀也不算老,長相卻很著急,鄭姑娘隔著紗簾都倒胃口,從此以後再也不讀羅隱的詩了。

長得醜就算了,羅隱還不會哄人。他來回長安參加了十幾次科舉,每次都落榜,連進士的尾巴也沒抓住。羅隱走出長安,沿著原路返回浙江老家,路過鍾陵的時候,恰好遇見十二年前見過的營妓雲英。

老相好見麵,兩眼淚汪汪。可能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歎,雲英說了一句:“羅秀才尚未脫白矣。”意思大概是說,你怎麽還沒考上啊,唉?

羅隱經過十幾次落榜,情緒很敏感,雲英隻是說了一句感歎的話,他就理解成諷刺,馬上寫了一首詩懟回去:

鍾陵醉別十餘春,

重見雲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

可能俱是不如人。

類似的情景,白居易和琵琶女也遇到過。他們都從長安出來,又在江州相逢,共同的閱曆,讓他們可以理解對方的遭遇。可人家白居易說的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女回報以技藝精湛的音樂,感動得“江州司馬青衫濕”。是不是有一種異鄉遇故知的感覺?

雖然白居易和琵琶女的心情都不好,卻互相流露出一種別樣的溫情。但羅隱對雲英的態度,不見任何感同身受的體諒,詩中隻有針尖對麥芒的激憤和尖銳。

· 0 2 ·

任何事情,隻要有過成功的經曆,人就會變得特別自信。

他們為過往的成就而驕傲,哪怕當下的遭遇不太好,也相信憑借自己的能力,終究可以時來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