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上交天灾,打造末日庇护所

第25章 果决出手,定下大局!

字体:16+-

此言一出,不仅是李炳文和林心沫等一众院士们愣住了,就连武云杰等人也是满脸的目瞪口呆!

立刻开始组装?这简直是在玩命啊!

武云杰虽然并非是能源和物理界的专家,但他也明白一个道理。

这么重要的设备,不经过缜密的测试,贸然组装运转,很有可能发生毁坏啊!

“萧统帅,这太危险了。”

李炳文眉头大皱,沉声说道:“我们目前的测算数据才完成了不过百分之十,可以说,除了机组外壳外,其他设备我们都还没有测试过!”

“没错,而且,冷核聚变技术必须要万无一失才能正式开工,一旦出现纰漏发生爆炸或是融毁,那都是我们无法承受的后果。”

林心沫和其他专家们也纷纷上前要阻拦萧云。

这一刻,没有人敢冒着让蓝港市毁灭的风险,来执行萧云的命令!

看着面前个个面色恐惧,神色惊惶的人们,萧云的眼神里,一抹凌厉和冰冷一闪而过。

“东方超环项目是我一手设计的蓝图,任何人都不会比我更加了解它的问题所在。”

萧云淡淡的道:“如果等到你们全部测算数据结束,那至少也要一个月的时间,你们认为,外面的人们,能坚持到那个时候吗?”

此言一出,众人不禁都沉默了!

东方超环的建造,就是为了在冰河世纪降临之后,能够给末日庇护所提供近乎永世不竭的能源,保护这里生存的人们。

而现在,如果坚持要把所有的数据测算完毕再开工,那么,外界的人早就要被那极寒的暴风雪冻死了!

没有人活着,东方超环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给我一套设备,之后的工作和指挥,由我全权接手。”

见再无人出口反驳,萧云要了一套简单的防护设备后,就开始准备下到核试验场里去了。

那防护服乍一看来,如同宇航服一般,通体是银白色的,材质厚实,还有专业的防辐射面罩。

但,谁都知道,这防护服,实际上也只不过就能抵挡正常状态下的核燃料辐射。

如果工程出现纰漏,核燃料发生爆炸或是泄露的话,这防护服压根就是个笑话,根本不可能抵挡什么。

眼看着萧云已经穿戴好了设备,众人的神色,也从先前的震恐和惶然清醒过来,目光也变得愈发坚定!

而于此同时,他与一众专家们对峙的场面,也在通过电视台,向华夏全国实时直播着。

见到萧云已经准备亲自下到核试验场中指挥组装时,无数的民众几乎都要炸开锅了!

“那位不就是特别安全局的第一统帅吗?他这是要亲自出手?”

“看他那身影,这么年轻,他真的能行吗?”

“现在不是质疑的时候,咱们除了相信萧统帅之外,不要有别的念头!”

“相信萧统帅,相信国家!”

……

社交媒体上,无数人都在为此刻萧云的举动而默默地打气,祈祷着。

谁都知道,萧云这一次下入到核试验场中,他的成功与否,将决定蓝港市,乃至华夏其他几个末日庇护所十多亿人的生死存亡!

踏入下降电梯后,萧云抬手止住了要跟过来的李炳文院士。

“不必了,我自己可以处理这里。”

萧云说罢,目光就看向了下方的核试验场。

在这数百米深的地下,核试验场的深度,又要凹下近一百米左右,面积则有足足四个足球场一般的大小。

此刻,在核试验场最中心的地方,东方超环的所有组件都已经到位了,但还处在组装阶段。

用于作为核心能源的核燃料,此时也封装在极其厚重的铅箱里,只有项目正式启动时,核燃料才会被投放出来。

哐当一声,电梯落到了地面,萧云大步而出。

在他面前不远处,是一座高度超过二十米,占地数百平米的东方超环核电站。

这里并没有任何工人,因为一切的力气活儿都有智能机械臂负责,只需要有人在这里的电脑前下达程序命令就够了。

走到这里之后,萧云先是环顾了整座东方超环核电站一周,所有的组建都没有问题。

接下来,他打开了面前的一台电脑,双手十指飞速的律动着,一串串的代码程序先后下达。

于此同时,在核试验场上方的李炳文和武云杰等人,也是眉头大皱的等待着。

“李院士,您是这个领域的专家,萧统帅他究竟有多少成功的机会?”

武云杰难以忍耐心里的煎熬,向李炳文问道。

“很难说。”

李炳文摇了摇头,脸色也很难看。

“东方超环,是以核聚变技术为主的发电站,整个技术中的核心难点,就是控制稳定的核聚变。”

“我们经过多次尝试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想要让核燃料发生剧变反应,至少也要将它加热到一亿度以上。”

李炳文向武云杰和一旁的摄影机说道。

“一亿度!我的个乖乖,太阳都没有这么高的温度吧?”

武云杰等人被吓得倒吸一口凉气!

“的确,太阳能进行核聚变,是因为其庞大的体积和内部压力,我们达不到这种条件,只能通过加高温度实现核聚变。”

李炳文正色道:“目前而言,通过超高强度的电流技术,我们可以短时间内实现一亿度的高温,也就是所谓的人造太阳,只是……”

“只是什么?”

武云杰心里不禁一紧。

“目前世界上,哪怕是灯塔国那些西方大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研发出了可以长时间维持一亿度高温而不被破坏的材料。”

一旁的林心沫道:“而萧统帅设计的蓝图里,则是要用高电磁场束缚住这股高温,让它无法逃逸出去,减少材料压力,也就是冷核技术。”

尽管不明白这种技术的高深之处,但哪怕是华夏的无数民众们在电视前听了林心沫的解答,心里也纷纷迸出了一个念头。

这种事情,不经过任何测试就直接上手,真的能成吗?

而于此同时,核试验场内,萧云也已经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道程序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