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心靈成長書

在敦煌

字體:16+-

剛看過新疆各地的許多千佛洞,在驅車前往敦煌莫高窟千佛洞的路上,我心裏就不禁比較起來:在那裏,一走出一個村鎮或城市,就是戈壁千裏,寸草不生;在這裏,一離開柳園,也是平野百裏,禾稼不長,然而卻點綴著一些駱駝刺之類的沙漠植物,在一片黃沙中綠油油地充滿了生意,看上去讓人不感到那麽荒涼、寂寞。

我們就是走過了數百裏這樣的平野,最終看到一片蔥鬱的綠樹,隱約出現在天際,後麵是一列不太高的山岡,像是一幅中國水墨山水畫。我暗自猜想:敦煌大概是快到了。

果然是敦煌到了。我對敦煌真可以說是“久仰大名,如雷貫耳”了。我在書裏讀到過敦煌,我聽人談到過敦煌,我也看過不知多少敦煌的繪畫和照片。幾十年夢寐以求的東西如今一下子看在眼裏,印在心中,“相見翻疑夢”,我似乎有點懷疑,這是否是事實了。

敦煌畢竟是真實的。它的樣子同我過去看過的照片差不多,這些我都是很熟悉的。此處並沒有崇山峻嶺、幽篁修竹,有的隻不過是幾個人合抱不過來的千歲老榆,高高聳入雲天的白楊,金碧輝煌的牌樓,開著黃花、紅花的花叢。放在別的地方,這一切也許毫無動人之處;然而放在這裏,給人的印象卻是沙漠中的一個綠洲,戈壁灘上的一顆明珠,一片淡黃中的一點濃綠,一個不折不扣的世外桃源。

至於千佛洞本身,那真是琳琅滿目,美不勝收,五光十色,雲蒸霞蔚。無論用多麽繁縟華麗的語言文字,不管這樣的語言文字有多少,也是無法描繪,無法形容的。這裏用得上一句老話了:“隻能意會,不能言傳。”洞子共有四百多個,大的大到像一座宮殿,小的小到像一個佛龕。幾乎每一個洞子裏都畫著千佛的像。洞子不論大小,牆壁不論寬窄,無不滿滿地畫上了壁畫。藝術家好像決不吝惜自己的精力和顏料,決不吝惜自己的光陰和生命,把牆壁上的每一點空間,每一寸空隙,都填得滿滿的,多小的地方,他們也決不放過。他們前後共畫了一千年,不知流出了多少汗水,不知耗費了多少心血,才給我們留下了這些動人心魄的藝術瑰寶。有的壁畫,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經過了一千年的風吹、雨打、日曬、沙浸,但彩色卻濃鬱如新,鮮豔如初。想到我們先人的這些業績,我們後人感到無比的興奮、震驚、感激、敬佩,這難道不是很自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