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說:
小時候,我看到“三好學生”上台領獎狀,自己卻沒有,心裏很難過。拖後腿的往往是某一門單科沒有考好,比如語文,而語文沒考好是因為作文扣了很多分。
有的同學花了很大的勁兒,睡得特別晚,不停地學習、練習,可作文就是寫不好。
我覺得有兩個原因:一是學生沒有找到方法,二是老師也沒有找到方法。
要學好作文,先找好老師。很高興,我為大家找到了好老師。
如何讓孩子不再為寫作文苦惱並且愛上寫作文呢?生活中學作文和在課堂上學作文,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重點就在於三個字——“搞事情”。
“搞事情”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如何在家庭中“搞事情”,第二部分是如何到更廣闊的社區和校園“搞事情”。
為什麽要“搞事情”
大人有時太著急,總希望給孩子一些作文方法上的指點,但實際上,教再多的方法,孩子有時也不知道從哪兒下手——解決“寫什麽”“為什麽寫”,比“如何寫”迫切。
比如,老師出了一個題目,學生一看,沒有想寫的東西,也不知道為什麽要寫、讀者是誰。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隻有搞一點兒事情,有事情可寫,孩子們才會寫出真實的心得體會。
其實,寫作除了自我表達之外,還承載著與人溝通的功能。
我女兒上初中時,在期中考試備考階段,老師做了如下布置:找兩篇文章,一篇文章寫人,一篇文章寫事,好好學一學,以便考試的時候能派上用場。
為了幫女兒,我找了當時發布初中生作文的四個網站,結果發現了四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老掉牙的習作材料。
網站上的習作材料基本上和我小時候的差不多。寫人就是寫老師,偶爾有保安叔叔、清潔工阿姨,連寫爸爸媽媽的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