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風箏有著非常悠久的曆史,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關於風箏最初的起源,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鬥笠說。在過去,鬥笠是人們耕作時不可缺少的防雨防暑器具。傳說一位農夫在耕作的時候,忽然狂風大作,把他的鬥笠卷上了天,農夫手疾眼快,一下子抓住了鬥笠上的係繩。這係繩長長地牽在手裏,鬥笠便在空中飄飄颻颻地飛行起來。農夫覺得非常有趣,這之後便經常給村民們表演放鬥笠,後來才逐漸演變成放風箏。
第二種說法是帆船、帳篷說。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人們就發明了舟。傳說大禹仿照魚鰭發明了帆,靠帆借助風力,小舟就能行駛、轉向。再往後,人們便仿照帆的原理,紮起風箏放飛。
第三種說法則是飛鳥說。人們發現古代風箏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很多都是鳥的形狀。所以也有人說最早的風箏是受飛鳥的啟發,模仿飛鳥而製造的。
戰國時期的《韓非子》一書中,曾有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意思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墨翟花了三年時間做成了一隻木製風箏,但是隻在天上飛了一天就壞了。後來,墨翟的學生魯班用竹為材料加以改進,製成了更為輕便的“竹鵲”,能在空中飛三日之久。
早期的風箏體形較大,常被用於軍事方麵,比如遠距離傳遞消息、測量風力等。據說漢朝大將軍韓信就曾利用風箏進行測量。南朝梁武帝時期,將士曾將信箋藏在風箏裏,想靠風箏傳書以向援軍求助,但不幸的是風箏被敵人射了下來。
從唐朝開始,由於造紙術的出現,風箏可以用紙來糊了。這樣一方麵風箏的重量變輕了,可以飛得更高;另一方麵風箏的製作成本也降低了,風箏在民間廣泛流傳開來,開始成為人們遊樂的玩具。到了晚唐,風箏上已有用絲條或竹笛做成的響器,風吹聲鳴,因而有了“風箏”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