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全三冊

第五回 為私利明君織冤獄,賭閑氣主事亂出題

字體:16+-

(一)

王守仁到山東主持鄉試去了,這一邊,弘治朝最大的一輪改革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每天都有數不清的奏章一筐一筐地抬進乾清宮裏。

在眾多官員的奏章中,給事中許天錫上奏的內容最引人注目:依定例,地方五品以上官員每三年進京考核一次,可是在京的官員並不參與考核,這樣不妥。建議對在京官員每六年考核一次,朝廷重臣則由他們自陳政績,以定去留。

許天錫的奏折直指朝廷“庸官冗員”的弊病,如果建立起嚴格的考核製度,那些濫竽充數的多餘官僚和政績平庸的無能官吏將被淘汰,朝廷吏治有望改觀。弘治皇帝從諫如流,立刻下詔:“兩京四品以上官員自陳政績,以待考核,五品以下官員,以後每六年考察一次。”

大明朝的弊端集中在庸官冗員、太監亂政、外戚藩王橫行不法這幾件事上。現在考核裁汰庸官冗員的事奏準了,許天錫大為振奮,再接再厲,又奏一本:“祖宗用宦官時不濫施恩澤,而威罰並重。內府二十四衙門及在外的管事人等都有固定員額。可現在內府各衙門的掌印、僉事多到三四十人,其他‘管事太監’多如牛毛,這幫人很多都仗勢欺人,聚財斂貨,刮民膏脂。像這類宦官,陛下應該降旨,命司禮監會同內閣嚴加考察,此後或三年一考,或五年一考,永為定製。”

奇怪的是,這道裁撤宦官的奏章遞上去之後卻石沉海底,沒有下文了。

幾天後,兵部尚書劉大夏被召進乾清宮東暖閣單獨麵聖。

原來朱祐樘覺得最近幾年蒙古人鬧騰得厲害了些,京城附近兵馬略顯單薄,想把兩支精兵調來作為京師的左右輔衛。本來像這樣的大事應該把內閣三位元輔老臣一起請來商量。可自從上回計議派兵出塞討伐,被劉健頂了幾句,後來又讓李東陽教訓了一頓之後,朱祐樘心裏不知是愧疚還是別扭,和三位閣老見麵的時候總覺得不那麽自然。這次談的又是兵事,所以皇帝隻叫了兵部尚書劉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