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常山求回一場雨來,足見老天爺賞臉,“密州四害”大概都除盡了。到這時蘇太守才想起修房子的事來。
密州府太窮了,窮到連知府的住處都是破窗爛瓦,冬不遮風夏不蔽雨,剛到密州的時候二十七娘就在抱怨,可惜蘇學士忙著公事,沒功夫動這個腦子。現在最艱難的時候大約過去了,夫人這裏催了又催,怨了又怨,蘇軾也不能再裝糊塗。就把餘主簿找來,跟他商量動用十貫“公使錢”把府衙的房子修一修。
一聽這話餘主簿犯了難,吭哧好半天才大著膽子對蘇太守說:“大人,如今咱府裏已經沒有‘公使錢’了。”
大宋朝厚待文臣,皇帝特意在地方上設置了一個“公使錢”,規定府縣收支上交國庫之後仍有盈餘就算做“公使錢”,等於是給官員的補貼。然而“公使錢”有個區別:越富裕的地方官府盈餘越多,“公使錢”也就足用,那些貧窮的府縣交清賦稅之後所餘不多,“公使錢”就少得可憐。而密州府剛遭大旱又遇蝗災,已是窮到極點,官府根本沒有“公使錢”可用。
沒有“公使錢”,蘇太守住的房子也得自己花錢修了。蘇軾隻得回來和夫人商量,拿出俸祿買了一批屋瓦,叫衙役們幫忙到山上砍了幾棵樹,花了一個月功夫認真把住處收拾一遍,好歹算是不透風、不漏雨了。
收拾了住處,蘇軾又動起心思,想把院裏的一片荒地整頓成菜園子,自家種些青菜吃。等人們砍去亂樹撥光雜草,蘇軾才注意到園子北邊有一個三丈多高的廢土堆,看院子裏平展展的,也沒有池塘一類的東西,想不出這一大堆土從何而來,蘇軾是個愛琢磨的人,專門查了縣誌,這才知道原來唐朝密州的城牆從此經過,這個大土堆是古城牆留下的一個墩台。眾人都問太守是不是把這堆廢土移走?蘇軾卻有自己的打算,一溜歪斜爬上堆頂四下望去,東是盧山,南有常山,往北看,濰水隱約在望,風景著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