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故宮

·貳·太和殿前為什麽放18個大香爐

字體:16+-

在太和殿坐落的三層台基上,整整齊齊地放著18個大香爐。關於它們的用處,眾說紛紜。我曾聽過一個有意思的說法,說這些香爐正好代表了“十八羅漢”,放在這兒象征“羅漢加持保護皇帝”,這顯然是把“十八”想當然地和“羅漢”聯係在了一起,照這樣,那也可以說這是十八層地獄,皇帝不可能會住在地獄裏吧?!

這18個香爐,不,準確地說,應該是鼎式香爐,它們的整體造型為“鼎”。“鼎”,看字形就像一個有腿的大鍋子,在古代,它本是煮飯食使用的炊具,同時也是宗廟祭祀的重要禮器。(《說文解字》:“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漢書·五行誌中》:“鼎者,宗廟之寶器也。”)

後來鼎又和國家政權扯上了關係,相傳大禹治水成功後,建立夏朝,他把全國劃為九州,並鑄造九鼎作為九州和王權的象征。在《左傳》裏就對九鼎的樣子做了描述,說是大禹在它們身上“畫”了很多圖像,比如國名、山川、神靈精怪等,以此作為溝通天地、人神的“神器”,祈求得到天帝的保佑。

傳說自夏以後,九鼎似乎成了一個“傳家寶”,商、周兩代都會把它移來擺放在自己的首都,表示其政權傳承有序。不過可惜的是,九鼎在漢代之前就失蹤了,至今下落依然是個謎。

可以推知,太和殿前這些香爐做成鼎式,其實也是表明政權的傳承和合法性,而且這些鼎式香爐的排列次序是左右各有九個,剛好符合大禹鑄九鼎之數。

擺鼎式香爐和羅漢沒關係,當然更不可能代表地獄!這裏的“18”其實還代表了清朝的18個省。據記載,明朝疆土分為15個布政使司,清朝入關後改稱行省,清初共設18個,分別是直隸、江蘇、安徽、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所以18個香爐和行省相對應,代表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