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故宮

·拾柒·故宮『最強釘子戶』,百年未動過

字體:16+-

故宮裏有一件號稱“最強釘子戶”的文物,它從誕生到現在,從來沒有挪過位置,完全一副“誰來也甭想動我”的高姿態。它的真身是一件超級碩大、噸位很重的玉山,高兩米多,重達5000多公斤,全名叫“大禹治水玉山”。

這件大禹治水玉山是用一整塊密勒塔山青白玉雕製而成的,整個玉山呈現的是大禹和追隨他的民眾開山鑿石、疏通江河、治理洪水的場景。仔細看上麵雕琢的人物,他們有的用錘打,有的用鎬刨,還有的用杠杆錘擊,鑿石開山,使水就下。

大禹治水的行為感動了上天,在山頂上,一群金甲天神下凡來相助他治水。同時,人們用火燒的方式讓山體崩裂,結果大火一起,驚動了山林裏的各種動物。不過有人推測這個“山頂”的場景表現的是“益烈山澤”的故事,《孟子·滕文公上》中寫道:“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相傳舜帝讓益學會了用火,益就用火燒山林的方式把野獸驅趕走,這樣人民就可以安全地在這裏開發土地,安居樂業。

說了這麽多,肯定有人會問:“作為主角的大禹在哪裏呢?”

其實要找大禹的位置很簡單,他頭戴“主角光環”,作為總指揮的他一定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人物,所以民眾們齊刷刷地望著的這個人就是大禹。

在那個沒有現代交通工具的年代,運5000多公斤的大玉石從新疆走到北京,其中的艱辛無法想象。據記載,這塊玉山得用軸長三丈五尺的特大專車來運,車上有銅把,前麵得有100多匹馬來拉,後麵還需有上千個民夫來推。在運輸過程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冬天天冷時,就鑿井潑水成冰,把它放在冰麵拽運,用這樣的方法,從新疆到北京幾千公裏,總共用了3年才運到。

玉山到達北京後,乾隆又將它由運河運至揚州雕刻,花費7年多的時間才完成,之後又運回北京,安放在寧壽宮的樂壽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