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蛉是孩子們最愛玩的昆蟲——因為它既不會像蜂那樣蜇人,又不會像天牛那樣咬你的指頭,更沒有蝗蟲般多刺的足和螳螂般見人便斫的鐮刀。當夏天傍晚,孩子們便在竹竿梢頭裝上一個篾圈,更纏上好多層的蜘網,東追西趕地去捉在水畔葉上休息的蜻蛉。捉得後,便用一根細線輕鬆地縛住胸部,放它在空中飛翔,但一端仍拿在手裏,恰像玩氣球一般。
這是現在各地通行的玩法吧?可是,古代的女子卻玩得更有趣、更藝術化。據《清異記》的記載:後唐時代的某宮女,有一天捉得了蜻蛉,愛它翅薄如紗,就用描金筆在上麵畫了一朵小小的折枝花,用金線編織成的籠子養著。後來,這事傳到外邊,賣花的人都照樣在薄翅上畫了花,裝在金線籠裏,售給遊女。富貴人家的簷前窗口,都得有幾隻穿繡花衣服的蜻蛉來點綴點綴,一時竟成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