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大部分食品、玩具包裝上印著“注意:幼兒、老人不要大口吞食,以防噎喉”“嬰兒勿食”等文字,但是很多家長還是心存僥幸,覺得氣管異物不會那麽容易就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事實遠非如此。
在我國,氣管、支氣管異物占0~14歲兒童意外傷害的7.9%~18.1%,約80%的患兒好發年齡在1~3歲,1歲以內的意外死亡病例中,40%是由於呼吸道異物所致。1~3歲的兒童是氣管異物的高發年齡,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能夠自由地活動,好奇心強,當拿到一些比較小的東西時,喜歡把東西放在嘴裏“品嚐”一下。這些小東西包含較小的紐扣、果凍、筆帽、耳釘、花生、瓜子等,有時也會是手鏈、項鏈等稍大的東西,這些物品被孩子誤吸到氣管裏邊,可導致氣管堵塞,影響肺通氣。
為什麽吃東西還能掉進氣管裏呢?借鑒“第一響應急救”的文章與大家交流一下有關氣管異物的知識。
先看一下正常的生理結構,在我們的頸部有兩個管道:一個是食管,另一個是氣管。這兩個管道,一前一後並行,氣管在前麵,食管在後麵。我們呼吸的氣體和吃進去的東西,能各行其道,互不幹擾(圖5-1)。
圖5-1 吞咽過程
舌根的後方有個會動的“閥”——會厭,會厭是由軟骨組成的,其表麵是一層粉紅色的疏鬆黏膜,黏膜下有血管和神經,這些神經與中樞神經相連接,聽從大腦的指揮。食物經過咀嚼,然後進行吞咽,這兩個動作會讓大腦進行交通調度——這些食物要進入食管。此時會厭得到指令就會自動關閉,遮蓋住氣管的開口,也就是咽喉這個部位,阻止食物進入氣管,接著再進入肺部。這樣,食物就可以自動進入食管,再進入胃。
這一係列的動作都是在神經中樞的指揮下自動完成的,我們無法人為控製。也就是說,你想用意念告訴自己吞咽的這口米飯進入氣管,那肯定沒用,這個動作根本不聽你的指揮。那為什麽還會出現氣管異物呢?簡單理解就是大腦自己“走神兒”了,沒指揮好,動作沒連貫好,會厭沒及時關閉,食物不小心就進入氣管了。就像你一邊喝水,一邊想事情,不小心嗆著了。對於小寶寶來說,從**食物到固體食物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吞咽這個簡單動作需要反複訓練才會協調、熟練。所以,他們放入口中的東西很容易被誤吸入氣管,造成氣道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