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咳嗽,哪些药不建议给孩子服用?
孩子咳个不停,太让人心焦了。很多父母赶紧翻出家用药箱中的止咳药给孩子服用。慢慢地,孩子咳嗽好像减少一些了,父母悬着的心也渐渐放下了。
那么,孩子真的是好转了吗?不一定。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咳嗽不是病,只是一种症状,它是人体保持胸腔清洁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通过咳嗽,可以避免刺激物进入肺部。
当有病原体、异物入侵呼吸道时,产生刺激,身体产生了保护性反射,我们就会咳嗽。孩子鼻腔的生理构造更加特殊,也更加娇嫩,更加敏感,所以除了病原体入侵,一些其他原因也会引发孩子咳嗽,比如空气温度、湿度的变化。孩子早上起床时,吸入了冷空气,一下子无法适应,会轻轻地咳嗽两声;孩子吃饭时,食物中如果有刺激性味道,比如太麻、太辣、太咸,会刺激呼吸道,也会偶尔咳几声;到了春秋这些过敏高发季节,空气中的过敏原增加,也会造成孩子咳嗽;环境中如果灰尘比较大,孩子也会咳几声;有的孩子闻到了花香,也会咳嗽。
因此,当孩子出现咳嗽的时候,家长先不要盲目地给孩子止咳。盲目地服用止咳药,有时候不但不能促进身体的康复,还有可能因为阻碍了痰液的排出,而延缓了病体康复。
出现咳嗽时一定要先排查下原因:空气是否突然变冷、变干燥,空气质量是不是变差了?孩子是不是刚吃了过咸、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家内外有没有尚未排除的过敏原?
当孩子咳嗽时,家长更应该做的,其实是找到孩子咳嗽的真正原因,一味止咳治标不治本。一般引起咳嗽的原发病治好了,咳嗽自然也就好了。所以孩子咳嗽的初期,我们一般不建议使用止咳药,除非咳嗽非常严重,以致影响睡眠或吃饭,不利于疾病恢复时,可考虑选用止咳药。
但是在选用止咳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种不要随便给孩子使用。
1. 含可待因(罂粟壳、阿片粉)的镇咳药
可待因是一种跟吗啡差不多的阿片类药物,常常用于各种止咳糖浆中,是一种强效的镇咳药。但是,跟吗啡一样,可待因也有成瘾可能。
像我们药店经常见到的强力枇杷露、克咳片、宣肺止咳合剂、羚贝止咳糖浆等几种药都含有罂粟壳,12岁以下禁用。
还有就是最常见的复方甘草片,因为含有阿片粉,也就是吗啡,所以禁止儿童使用。这类中枢性止咳药对儿童止咳效果差,而且吃了之后还可能造成严重副作用,比如抑制孩子的呼吸,导致呼吸减慢、呼吸困难、诱发惊厥,还有一定的成瘾性。
2. 含右美沙芬的咳嗽药(4岁以下不推荐)
目前儿童中枢性非成瘾性镇咳药物主要为右美沙芬和福尔可定,大家可以看到多种不同制剂的咳嗽药里面,都有这种成分。
有研究指出,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右美沙芬对咳嗽其实作用不大。因此,不建议给4岁以下儿童使用右美沙芬。
3. 中成药的止咳药,孩子也要慎用
有些家长觉得西药副作用大,不建议用;中成药副作用小,可以随便给孩子使用。真的是这样吗?
的确,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儿科临床医疗实践中,中成药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内市场上常用医治儿童咳嗽的中成药也有十余种,但不建议家长自行购买中成药为孩子止咳,最好让医生辨证后,并分析其成分后再使用。
因为不同的中成药药剂中往往含有一种或多种相同的成分,某些成分的过量使用具有潜在的不良效应。家长对中成药的成分不了解,很容易因为重复用药导致孩子产生不良的药物反应。就比如小儿麻甘颗粒、麻芩止咳糖浆、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这几款儿童糖浆均含有麻黄,如果家长一次选用两种以上类似止咳药,必定会造成麻黄的超量使用,就会出现头晕、心慌、失眠等严重的副作用。还有我们之前提到的强力枇杷露、咳喘宁口服液等这些中成药就含有罂粟壳,我们上面已经说到,不适合12岁以下的儿童。
此外,南方有些孩子有蚕豆病,也就是G-6PD酶缺乏病,不能用阿司匹林、维生素C等西药,也不能用含有薄荷、樟脑、萘酚、川莲、牛黄粉、熊胆、七厘散的药,婴儿素、牛黄解毒丸等也不能用。所以,中成药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最好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小儿服药必须根据年龄、体重,严格按照说明书上标示的单次服用量服用,切勿贪多,如果超剂量服用疗效不一定增加,反而更易发生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