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孩子不生病

接种后

字体:16+-

疫苗不是接种之后就万事大吉了,还需要注意孩子的反应。

(1)观察接种部位是否出现红肿:接种部位出现硬块是正常现象,这是因为疫苗中的某种成分暂时还没有被身体吸收,如果出现红肿并长时间未消退或短时间硬结化脓、溃疡,则需要就医检查。

(2)注意监测孩子的体温,看孩子是否发热:接种疫苗后孩子如果出现低烧,属于接种后轻微反应;若出现高烧,或伴有呕吐、腹泻、皮疹、呼吸异常等情况,则考虑为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3)疾病类似反应:由于疫苗是模拟病原体入侵,所以在接种疫苗后也有可能出现疾病类似表现。如接种麻疹疫苗后,部分孩子会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

正常情况下,疫苗的反应会在接种后2~3天逐渐消失。如果红疹较为广泛,或者有严重过敏现象,应立即就医。

经常会有家长来医院咨询一些特殊的儿童,譬如哮喘的患儿,有热性惊厥、癫痫病史的儿童,有感染性疾病的患儿等,究竟能不能接种疫苗。由于预防接种在保障儿童健康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地把握不同健康状态下儿童的预防接种策略,是临床必须面对的现实。参考《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系列文章,给大家做一个总结。

(1)哮喘的缓解期(长期维持吸入哮喘药物包括低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且健康情况较好时,应按免疫规划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以往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MMR)来自鸡胚,对蛋类食物过敏的哮喘儿童,接种MMR、流感疫苗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目前MMR疫苗来自鸡胚成纤维细胞,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明显降低。

如对蛋类严重过敏的哮喘儿童,可在有抢救设备的场所和医务人员的监护下接种。

暂缓接种的情况:在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尤其是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包括口服和静脉给药)应暂缓接种。根据美国免疫顾问委员会(ACIP)的建议,停止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1个月,可正常接种。

(2)食物过敏的儿童可以按免疫程序正常接种。有蛋类严重全身过敏反应史的儿童,应在医疗机构监护下接种流感疫苗。食物过敏的急性反应期(如并发哮喘、荨麻疹等)或接种部位皮肤异常(湿疹、特应性皮炎等),应暂缓接种。

禁忌接种:对蛋类过敏者禁忌接种黄热病疫苗。

(3)有热惊史的可以接种疫苗。对于单纯性热性惊厥,或非频繁性发作的热性惊厥(半年内发作<3次,且1年内发作<4次),既往没有惊厥持续状态(持续惊厥超过半小时),本次发热性疾病痊愈后,可按免疫程序接种各类疫苗,建议每次接种1剂次。对于复杂性热性惊厥,或短期内频繁惊厥发作(半年内发作≥3次,或1年内发作≥4次),建议专科门诊就诊,暂缓接种。

(4)有癫痫的孩子,6个月及以上未发作的癫痫患者(癫痫已控制),无论是否服用抗癫痫药物,都可以接种所有疫苗。有癫痫家族史者也可以接种疫苗。近6个月内有癫痫发作的患者暂缓接种。

(5)中度和重度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脑炎、脑膜炎、心肌炎、严重腹腔感染、严重泌尿系统感染等,此类疾病患儿在疾病好转前暂缓接种疫苗。在疾病好转期,如有疫苗接种需求,建议前往免疫接种咨询门诊评估情况,决定是否接种。疾病完全恢复后,可以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