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孩子不生病

孩子被动物咬伤怎么办?

字体:16+-

在我国儿童被动物咬伤案例中,最常见的动物是狗,其次是猫。被动物咬伤后,除了局部软组织、肌肉损伤外,更让人恐惧的是感染狂犬病。

狂犬病一旦感染,如果出现临床症状,死亡率几乎100%;但如果被咬后,及时规范处理,这个病就能完全预防。

狂犬病由哺乳动物中的食肉目动物和蝙蝠类传播,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和蛇等不传播。啮齿类(就是各种鼠)和兔形目(包括家兔和野兔)极少感染狂犬病,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目前也未发现此类动物导致人得狂犬病的证据,但如果被这些动物咬伤后,是否进行狂犬病暴露后预防,需要当地公共卫生机构评估。

被狂犬咬的猪、马,也会感染狂犬病,人被这些动物咬后,也会感染。我国2016年《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中指出,主要导致狂犬病的动物是狗,约占90%;其次为猫,占5%左右,其他致伤动物包括马、松鼠、猪、蝙蝠、猴和獾等。最后说一下,人与人之间理论上是可以通过咬伤传播狂犬病的,但报道罕见。

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人后,狂犬病毒经唾液传给伤者,抓伤处也可能因为动物爪子上沾有唾液导致传染。狂犬病动物的尿、便不会导致感染。此处提醒一下,健康动物没有传染性。

那么,一旦被动物咬伤后该怎么处理?

如果孩子仅仅是被动物舔,没有破皮,属于Ⅰ级暴露,不会传染狂犬病,家长无须担心,给孩子清洗下就行了。但是如果被咬伤或者抓伤的地方已经破皮或者流血了,那就需要注意了。

如果孩子被动物轻咬,有轻微的抓伤或擦伤,但没有出血,属于Ⅱ级暴露。因为狂犬病毒在肥皂水中可以灭活,建议尽快使用肥皂水和有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冲洗孩子的伤口至少15分钟。之后,再用生理盐水冲干净,使用碘伏消毒。如果家中有纱布的,可以使用纱布搭在伤口上送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

如果孩子伤口比较深,出现流血,或者已经破损的伤口被动物舔舐了,或者被蝙蝠咬了,那就属于Ⅲ级暴露了,家长可以先按照Ⅱ级暴露的方法处理,之后尽快送医院,立即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要提醒的是,如果是Ⅱ、Ⅲ级暴露,尽可能地把咬伤孩子的动物抓住,避免它再咬伤别的孩子,此外也能明确这个动物是否有狂犬病毒。

一般来说,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被动物咬伤后,都要评估是否有狂犬病风险,不要觉得是自己家养的宠物,而且打过疫苗,就一定没事。不要觉得有些动物传播狂犬病罕见,就不做任何处理。即使被鼠、兔这些不容易传播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后,也要请医生帮忙判断是否需要使用狂犬病疫苗,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的。

目前我国推荐的狂犬病疫苗接种方法有2种。

5针法:第0、第3、第7、第14和第28天各接种1剂。

4针法:第0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也叫“2-1-1”程序。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现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日观察法,说是可以减少疫苗注射的针数,是吗?”

10日观察法的意思如下:因为注射过狂犬疫苗的动物基本不会传染狂犬病,此外,潜伏期的动物也基本没有传染性,而且动物狂犬病发作后,10天内一定会死亡。所以,如果是被家养的,并且已经注射过两次狂犬病疫苗的犬或猫(其他动物或者野生动物除外)咬伤或者抓伤后,可以边注射疫苗,边观察动物或进行实验室检查。如果动物在10天后还没有死亡,或者检测出动物没有感染狂犬病,就可以停止接下来的疫苗注射了,但10天内的疫苗还是要注射的。

大家要注意的是,不是被所有的动物咬后都可以进行10日观察法;更不是先观察10天咬你的动物的情况,再决定是否注射疫苗,一定要先注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