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親子關係價值千萬

中國家庭的育兒僵局,就是缺少尊重

字體:16+-

我的一個朋友周末帶兒子去上體能課,遇到了一件事。

有個來參加體驗課的小男孩一直哭著說不想學,他媽媽勸了一會兒沒效果,就開始跟孩子說:“現在你心裏麵是不是有兩個小人兒在打架,一個說想學,一個說不想學?”

小孩點點頭。

媽媽又問:“那誰贏了啊?”

孩子高興起來了,說:“說不想學的贏了。”

聽到這裏,朋友說她還挺驚喜:這是學過遊戲育兒的家長啊!這是懂得共情的家長啊!

沒想到下一秒,這個媽媽就破功了。

聽到孩子的答案後,她拉下了臉,嚴肅地說:“不行,必須是說想學的贏了,隻有這一個結果。”

這個場景,是不是讓人哭笑不得。

我們這代家長,開始學著把“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掛在嘴邊。就像這個媽媽一樣,她看起來學了不少育兒知識,也懂很多套路,似乎也嚐試了讓孩子表達意見。

但是,當衝突真正發生時,她還是隻有“假裝聽見”的套路,沒有真正地尊重理解。長此以往,本該暢通的親子溝通路徑不可避免地會被堵上。

尊重孩子,先得理解孩子

我還想說說發生在我們家的故事。

某天一大早,年糕和奶奶在客廳裏對峙。

初春微寒的天氣,年糕隻穿了件藍格子襯衣站在牆角,奶奶拿著他的紅色毛衣,兩人僵持不下。

“非要穿這件襯衣,外套也不肯穿,感冒了怎麽辦?!這小孩怎麽這麽不聽話!”奶奶的聲音越來越大,顯然是急的。

我看了看快哭了的年糕,先蹲下來問了他一句:“天還挺冷的,你為什麽要隻穿襯衣?”

年糕有點放鬆下來,拉著我進他房間,拿出我前一天晚上剛陪他看過的繪本翻啊翻,然後說:“媽媽,你看這輛藍色小火車,我今天就要當這輛小火車!”